一语惊醒梦中人!今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赫格赛斯突然警告:如果中美开战,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能在20分钟内灭掉美国11艘航空母舰! 可这事儿到底是真能实现,还是只是说说而已?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军事专家给出了明确的观点。 他们提到,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军队一直在朝着两个目标努力:一个是突破所谓的 “第一岛链”,另一个是在靠近中国大陆的区域,打赢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同时还要能阻止第三方势力从西太平洋过来支援。 按照这样的作战思路,要是真的发生冲突,确实有可能对敌方的一两艘航母及其舰队采取行动,毕竟这是实现区域拒止的关键一步。 但要说 20 分钟就把美国全部 11 艘航母都摧毁,专家直接表示 “咱们连想都没想过”,首先美国就不可能把所有航母都一股脑调到西太平洋,这本身就是个不成立的前提。 更别说,航母到底有多难打了,在所有海上军舰里,航母算是出了名的 “硬骨头”。 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美国就做过一次很有名的航母抗核爆测试,1946 年的 “十字路口行动” 中,“独立号” 航母被放在离核爆中心只有 510 米的地方,先是挨了一枚 2.3 万吨当量的核弹空中爆炸,之后又扛住了一枚水下爆炸的核弹,结果这艘航母居然没沉。 要知道,现在美国的航母,不管是装甲厚度还是防护设计,都比当年的 “独立号” 强了好几倍,尤其是水下的特殊装甲,不管是鱼雷还是水下炸弹,想从水下把它打沉都特别难。 而且航母出门从来不是 “孤身一人”,身边总有好几艘驱逐舰、护卫舰跟着护航,这些护航舰艇就是专门拦截导弹和鱼雷的,想让武器真的碰到航母本身,第一步就得突破这层防护网,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航母就没有 “克星”。 中国这些年在反航母武器上的进步,确实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反舰弹道导弹,咱们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这类武器的国家。 像东风 - 21D 和东风 - 26,早在 2015 年的阅兵式上就公开亮相过,当时官方就明确说它们能打击水面大型目标,明眼人都知道这指的就是航母。 这两款导弹的射程覆盖范围很广,从 1500 公里到 4000 公里都能打得到,而且还搭配了高超音速滑翔弹头,飞行的时候能以 “从天而降” 的方式攻击目标,速度能超过 10 马赫。 这种速度和攻击轨迹,让传统的防空系统很难应对,比如美国的 “标准 - 3” 拦截弹,虽然射程能到 1500 公里,但面对这种能灵活变轨的高超音速目标,拦截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除了陆基的导弹,中国海军的装备也在配合反航母作战。 就拿 055 型万吨驱逐舰来说,它能发射鹰击 - 21 反舰弹道导弹,这款导弹的威力可不小,能把美军航母逼到 1000 公里以外的地方。 别小看这 1000 公里的距离,这意味着美军航母没办法近距离对中国沿海目标发起攻击,同时也给陆基的东风导弹创造了更安全的发射环境,不用担心被对方的舰载机或者近程武器干扰。 而且中国的航母编队也在逐步形成协同作战能力,比如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的双航母编队,之前就进行过联合演练,这些航母不仅能执行常规的海上任务,还能配合火箭军进行侦查和目标指示,让导弹打击的时候更精准,相当于给反航母武器加了 “眼睛”。 现在再回头看赫格赛斯的说法,其实里面的矛盾点很容易看出来。 中国确实有能力打击航母,这是这些年军事发展的事实,但要说 20 分钟摧毁 10 艘甚至 11 艘,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 先不说美国不会把所有航母都集中到一个地方 —— 美国航母一直实行 “轮休制”,平时总有几艘在港口维护保养,几艘在大西洋、印度洋等不同海域部署,除非发生世界大战,否则 11 艘航母全凑到西太平洋的情况,连美国自己都做不到。 就算真的有几艘航母来了,以航母的抗打击能力和护航体系,也不可能在 20 分钟内就被全部摧毁,毕竟之前连核弹都没能一下子击沉航母,更别说 15 枚导弹了。 那赫格赛斯为啥要说出这种听起来很 “夸张” 的话呢?其实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门道。 现在要是只说 “中国导弹能打航母”,已经没什么新鲜度了,媒体和公众都不会太关注。 但换成 “20 分钟灭掉 10 艘航母”,一下子就有了话题性,能轻松冲上新闻头条。 作为美国国防部长,他的每句话都容易被放大,这种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说法,一方面能制造 “中国威胁” 的氛围,给国内争取更多军费预算找理由 —— 毕竟要 “应对威胁”,就得花钱升级武器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