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济事务卡雷曼斯正式宣布 10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表示,荷兰政府干预安世半导体是基于“欧洲利益”的自主决策。 卡雷曼斯这番“欧洲利益”的表态着实有些讽刺。回顾一个月前,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出手,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与知识产权长达一年,并强行撤换中籍CEO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随后将闻泰科技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强制托管给第三方,实质上剥夺了中方的控制权。如今却将这场赤裸裸的抢夺包装成“欧洲利益”,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荷兰方面一直试图将此事描绘成“自主决策”,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美国在2024年12月就将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6月更直接要求荷兰换掉中方CEO。荷兰政府配合美国施压,却对欧洲汽车产业的困境视而不见。 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10月19日,安世中国区发布公开信,宣布进入“独立运营”状态,直接切断了与荷兰总部的系统连接。他们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未经中国区认可的指令”,甚至宣布荷兰总部免去中国销售市场部副总裁的决定“在中国法域下不发生法律效力”。这一系列果断措施,彻底打乱了荷兰的算盘。 安世半导体80%的终端生产能力都在中国东莞基地,全球每10颗车规级功率芯片中,就有7颗是从这里生产的。荷兰抢走了公司的空壳,却拿不到核心产能。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占安世全球总收入的49.29%,是公司增长最快、战略优先级最高的地区。失去了中国工厂和中国市场,安世对欧洲而言就成了一具空壳。 欧洲汽车产业已经尝到了苦果。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紧急警告,若争议无法迅速解决,欧洲汽车产业链将面临至少3个月的中断。大众汽车公开承认芯片库存仅能维持三周,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已濒临停工。宝马和奔驰的新能源生产线也因缺芯陷入停滞。业内估计,二极管价格可能在第四季度调涨5%至15%,高端车规与工控元件涨幅甚至可能超过20%。 面对现实压力,荷兰不得不放低姿态。卡雷曼斯在10月17日就释放出谈判信号,强调安世半导体对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性。随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电话,就安世半导体等问题交换意见。从气势汹汹的接管到主动请求谈判,荷兰的态度转变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这场围绕安世半导体的博弈,暴露了某些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双重标准。他们口口声声维护“欧洲利益”,行动上却不顾欧洲企业的生死;他们表面上高喊市场经济,背地里却大行保护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注定难以得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