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朗普说了实话,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法国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个在

特朗普说了实话,二战胜利跟法国没什么关系,法国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个在二战中最先投降的国家,现在还好意思在联合国当五常?德国人打过来才一个多月,法国就举白旗了,这战斗力简直没眼看。 1940 年 5 月纳粹德国的坦克碾过法德边境,才一个多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就扛不住了,6 月 22 号在贡比涅森林的火车上签了停战协定。 可这投降真不是 “战斗力没眼看” 那么简单,当时法国刚打完一战没多少年,全国上下都怕了战争,政界一堆主和派占了上风。 而且战略失误非常要命,把重兵都堆在马奇诺防线,没想到德军从阿登森林绕后突袭,打了个措手不及。那种情况下,不是士兵不想打,是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已经乱了套。 签完停战协定的法国没彻底垮掉,一半领土被德国占领,另一半成立了维希傀儡政府,但有个人没认这个账。准将戴高乐逃到英国,6 月 18 号通过 BBC 广播向全法国喊话,呼吁大家继续抵抗,这一嗓子喊出了 “自由法国” 的火种。刚开始没人把这个流亡政府当回事,连美国都还承认维希政权是正统,可戴高乐硬是凭着一股韧劲拉队伍。 他先是争取到法属非洲殖民地的支持,把那里变成反攻的支点。1942 年阿拉曼战役里,自由法军跟着英军一起打德军,虽然人数不多,但在沙漠里打游击、搞侦察立了不少功。 到 1943 年,维希政权的非洲军团残部也投靠过来,合编成法国解放军,规模一下涨到几十万。1944 年诺曼底登陆,四万多法军跟着盟军上岸,龙骑兵行动里更是出动了二十多万兵力,从法国南部往北打,跟诺曼底的部队会师。 终于迎来了巴黎解放,那天的场景特别提气,1944 年 8 月,戴高乐带着法军先头部队进入巴黎,老百姓夹道欢迎,那些之前在地下搞抵抗的战士也纷纷现身,跟正规军一起把纳粹赶出了首都。 二战结束时,法国军队人数已经超过 130 万,在欧洲盟军里排第四,跟着盟军一路打到德国本土,这可不是 “没什么关系” 能概括的。 大后方的抵抗运动藏着法国人的骨气,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偷偷干,工人故意搞罢工拖延德军生产,知识分子印地下报纸传递消息,甚至中学生都敢给盟军送情报。 1943 年 “保卫法国” 组织被奸细出卖,六十多个骨干被抓遇难,其中就有戴高乐的侄女安东尼奥茨・戴高乐,可这没吓住抵抗者,反而让更多人站了出来。这些人的行动,让盟军少走了很多弯路,比如诺曼底登陆前,抵抗组织摸清了德军的防御部署,直接传到了盟军指挥部。 再说联合国五常这事儿,根本不是看谁在战争里 “投降晚” 来选的。二战快结束时,罗斯福提出 “四警察” 思想,想让美苏中英四个大国管着世界和平,这想法得到丘吉尔和斯大林点头。但后来美国又提出来要加法国,一开始苏联和英国都不乐意,苏联觉得法国没资格,英国怕多个人分话语权。 美国硬是把法国塞了进来,背后全是战略算计。当时欧洲一片废墟,美国想找个代理人帮着稳定西欧,制衡苏联的扩张。法国在欧洲的底子还在,殖民地又多,在非洲、东南亚都有影响力,拉上法国能更好地推行自己的全球战略。 而且法国跟英国是老盟友,有法国在,能避免英国一家独大,这平衡术玩得相当溜。1945 年旧金山制宪会议上,《联合国宪章》正式把法国列为五常,这事儿是美苏英三家商量好的结果,不是法国自己凑上去的。 法国也没辜负这个位置,战后马歇尔计划里,法国带头搞欧洲复兴,后来又推动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也就是欧盟的前身,把昔日仇敌德国绑在一起搞经济,从根上减少了欧洲战乱的可能。 在联合国里,法国也不是美国的应声虫,偶尔还会唱反调,比如当年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在非洲事务上也常能拿出自己的主张。 特朗普只盯着那一个多月的投降史,却故意忽略了之后五年法国人的抗争,更忘了联合国是为战后秩序设的,不是军功排行榜。要是按他的逻辑,苏联早年跟德国签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不是也没资格当五常?英国当年在新加坡被日本打得惨败,是不是也该被踢出去? 历史这东西得看全貌,法国 1940 年的投降是事实,但 1940 年之后的抵抗和牺牲也是事实。五常的设立,本质是大国之间的平衡与妥协,得考虑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还有在维护和平里能起到的作用。 法国能坐这个位置,既有自己挣来的功劳,也符合当时的国际局势需要,不是靠谁施舍来的。 现在联合国里常有人说要改革五常,但没人真敢把法国踢出去。且不说法国手里的否决权能挡掉多少提案,单说它在核能、国防、文化上的影响力,就不是随便哪个国家能替代的。 特朗普的话听听就算了,真要较真,还是得回头看看那些埋在法国烈士陵园里的抵抗者墓碑,看看诺曼底海滩上的法军阵亡名单,那些人才是法国能站在联合国五常行列里的真正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