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默克尔预言成真!外长推迟访华,德国政坛一片哗然,中方这样回应。   还记得几年前

默克尔预言成真!外长推迟访华,德国政坛一片哗然,中方这样回应。   还记得几年前默克尔卸任时说的话吗?她当时就提醒,德国和中国完全脱钩,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没好处。没想到短短四年,这话就慢慢应验了。   前段时间德国外长本来要访华,结果出发前在台海问题上乱说话,触碰了中国的底线,中国这边自然不能忍,直接强硬回应,最后德国那边只好推迟了这次访问。   可能有人不太明白,德国为啥敢这么硬气?其实背后的情况挺复杂。德国不少企业在关键矿产上对中国依赖度特别高。   就说稀土吧,这种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子设备这些高科技领域缺一不可,而中国在稀土开采和加工上一直占着重要地位。   德国现在对中国相关矿产搞管制,看似是在限制中国,实际上自己的支柱产业已经受了影响。   汽车行业是德国的老牌强项,现在很多车企都在转型新能源,缺少稀土等关键材料,生产计划都被打乱,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抱怨成本飙升、订单延误。   德国政坛正深陷对华政策的激烈内耗,这场博弈早已超出单纯的外交争论,一边是务实派的坚定发声,他们紧盯中德紧密的经贸纽带,深知德国众多优势产业的市场命脉与中国深度绑定,一旦关系恶化,经济领域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冲击。   另一边则是被西方阵营节奏带偏的阵营,执意要在政治层面对华强硬,鼓吹所谓“去中国化”的脱钩论调。   截然不同的立场让德国的对华态度摇摆不定,合作与对抗的反复切换,让其外交路线充满不确定性。   其实默克尔当初的预言早就点透了关键,德中之间的经贸绑定早就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中国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的汽车、机械等产品大量出口到中国,而中国的稀土、电子产品等也支撑着德国产业的运转。   现在德国采取这种不当的对华态度,说白了就是没看清现实,结果不仅访华泡汤,自己的产业也受了牵连。   中德经贸、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早已扎根结果,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撑,但德国外长近期就台海问题抛出的错误言论,却严重偏离双边合作主轴,实质是对中国内政的公然干涉。   国家相处的长久之道从来不是意识形态对抗,而是互利共赢,德国若执意在错误道路上前行,只会错失合作机遇、损害自身利益。   希望其能尽快摆正心态,正视两国合作的深厚基础,回到理性对话轨道,与中国携手挖掘合作潜力,这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信源:环球时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推迟访华,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