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台湾问题的最新表态是什么意思?赖清德转头公开挑衅,又让这小丑蹦跶上了? 大陆:绝不放弃武力!!! 中美元首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的会晤前夕,特朗普一句“台湾就是台湾”的6字表态,赖清德紧接着公开的“反统”言论,再到国台办清晰划出的“不放弃武力”底线,三场表态背后,藏着的是各方不同的利益算计与立场坚守,也把当前台海局势的核心矛盾摆到了台前。 特朗普的6字定调,从来不是简单的立场声明,而是典型的商人式博弈手法。会晤前被问及是否会讨论台湾问题时,他刻意用“没什么好谈的”淡化议题重要性,却又用“台湾就是台湾”留下模糊空间。 这种模糊性是美国对台政策“以台制华”与“避战自保”双重诉求的集中体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特朗普的算盘里,台湾从来不是需要守护的盟友,而是可以榨取利益的筹码。 今年2月白宫内阁会议上,他拒答是否“保卫台湾”的问题,转头就要求台当局提高对美武器采购额度,甚至威胁对台湾出口的芯片加征关税,索要“保护费”的意图毫不掩饰。 此次会晤前抛出6字表态,既给中方施压争取经贸谈判优势,又给台当局释放虚假信号维持对台军售收益。 美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对台军售额就比去年同期涨了近两成,这些订单里不少是美军淘汰的二手装备,却被台当局当成“保命符”。 特朗普的模糊表态,成了赖清德误判局势的“定心丸”。就在特朗普发声后不到半天,赖清德在台军将官授衔典礼上公然宣称,要“坚定反对推进统一”,还要靠“强化防务”维持现状。 这番话听着强硬,实则是拿台湾民生与安全做赌注。为了打造所谓的“不对称战力”,他主导的台当局把今年的防务开支提到了六千多亿新台币,比去年多了近八个百分点,占当地GDP的比例超过三成。 这些钱要是用在民生上,足够给全台湾的中小学生免三年营养午餐,或是填补健保基金的缺口。 可现实是,台湾高校科研经费今年砍了近两成,不少偏远地区学校连教具都没钱更新,屏东果农因为两岸贸易受阻,眼睁睁看着释迦烂在仓库里。 此外,赖清德吹嘘的“防务升级”,在实际演练中漏洞百出。今年7月台军“汉光军演”动员两万多人搞“抗登陆”演练,结果解放军歼-16编队当天就穿越所谓“海峡中线”,台军雷达直到战机逼近才发现踪迹,所谓的“防御体系”成了笑话。 赖清德一门心思“倚美谋独”,却选择性忽略了美国从来不会为“棋子”冒险的事实。 他多次在公开场合炒作“特朗普任内大陆不会出兵”的传言,可乌克兰的例子早就摆在眼前,美国给乌克兰提供援助,却始终拒绝派兵介入,最终让乌克兰沦为大国博弈的战场。 台湾的处境比乌克兰更被动,五角大楼最新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两岸军力差距已到“无法逆转”的程度,台军所谓的“不对称战力”在解放军体系化作战面前不堪一击。 即便如此,赖清德仍在推动向美国采购七十亿美元武器,有台湾媒体算了笔账,这笔钱能解决台湾全民健保三年的资金缺口。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内部对台政策本就存在分歧,特朗普的“维持现状”和国务卿鲁比奥等人“挺台”言论相悖,这种不确定性下,赖清德的“倚美”本质就是“与虎谋皮”。 面对台当局的分裂挑衅和外部势力的干涉,大陆的立场始终清晰且坚定。国台办新任发言人彭庆恩10月29日的表态说得很明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佳方式,大陆愿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但绝不放弃武力。 这种立场里,既有对两岸同胞福祉的考量,更有对国家主权的坚守。很多人没注意到,大陆在亮明底线的同时,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推进两岸融合。 今年以来,福建向台湾居民开放的职业资格认证已经扩到120项,台胞在大陆买房、就医能享受和当地人一样的待遇,这些政策让越来越多台湾年轻人选择来大陆发展。 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台湾民众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不满意,近九成希望两岸恢复常态化沟通,这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彭庆恩提到“和平统一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相向而行”,这句话点透了问题关键。赖清德的“反统”行径,本质上是违背台湾民众利益的倒行逆施。 他推行的“去中国化”教育试图割裂两岸历史联系,却遭到两百多名台湾高校教授联名反对,呼吁“守护共同历史记忆”。 特朗普的6字定调,终究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也阻挡不了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早有警告,任何试图分裂中国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当前台海局势的走向,从来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势力能左右的。 赖清德的“以武拒统”换不来安全,特朗普的筹码算计护不住分裂,唯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轨道,推动两岸相向而行,才能让台海保持和平稳定。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赖清德公然叫嚣坚定“反统”是自取灭亡 2025-10-29 22:26·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