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市生态移民局]我市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着力织密“一老一小”保障网,托起群众幸福民生

六盘水市生态移民领域以“动真碰硬抓整改、用心用情优服务”为导向,聚焦易地搬迁群众“一老一小”核心需求,从细微处发力破解民生难题,让作风建设成效体现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里。

一、暖心守护“一老”:破解急难愁盼,点亮银龄生活

聚焦搬迁老年群众需求,优化公共服务空间,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用心用情服务,让搬迁老人的归属感、幸福感节节攀升。水城区新业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不少老人面临“理发难”——节俭惯了的老人舍不得花钱,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更犯愁。便协调理发志愿者,每周三上午在社区康乐居互助幸福院开设免费理发点,截至目前已服务老人超200人次,让“小需求”有了“实回应”。这座300余平方米的幸福院,还配齐了娱乐活动室、休息室、图书阅览室和健身器材,成了社区老人休闲康养的“温馨港湾”。水城区沙龙社区则以“五社联动”为抓手,优化基层治理服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仅留20%空间用于办公,80%区域改造成电子阅读、琴棋书画、科普教育等功能区,定期举办老人生日会、健康讲座;通过梳理“服务清单、项目清单、活动清单”,解决消防隐患、充电桩缺位、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盘州市思源社区更注重精神赡养,专门开展“厚养薄葬,孝老爱亲”主题活动,引导居民在老人健在时多尽孝、常陪伴,以良好家风涵养社区文明,让“老有所尊”成为搬迁社区的新风尚。

二、用心呵护“一小”:精准服务成长,守护童年时光

依托社区儿童之家,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作业辅导+兴趣活动”服务,针对孩子学习难点细致讲解,还开设绘画、手工等课程,让搬迁家庭的孩子放学后有了“安全托管地”。在钟山区幸福里社区儿童之家,学生杨小丁的话道出了这里的日常:“早上10点来写作业,老师帮我讲难题;下午2点做手工、玩游戏,特别开心!”六枝特区则聚焦儿童成长短板,组织政协委员走进安置区开展“文化服务进社区”活动,针对性辅导儿童普通话发音,帮“小移民”更好适应语言环境;特区妇联还深入关寨镇中坝社区,为搬迁妇女儿童举办家政技能培训和“安全童行快乐一夏”关爱活动,既帮家长提升技能,也为孩子普及安全知识,实现“家校社”协同护童。

三、机制兜底强根基:统筹资源发力,筑牢保障网络

为让“一老一小”服务从“零散化”走向“体系化”,六盘水市生态移民局主动整合多方力量,制定《六盘水市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方案》《六盘水市易地搬迁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导则》,明确服务标准和推进路径。投入200万元打造六盘水高新区鱼塘社区“一老一小”服务试点,并资助水城区沙龙社区开展“一老一小”节日联欢活动,同时,以水城区沙龙社区为建设试点,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互联网+”与安置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推进易地搬迁安置点“智慧社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服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