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29日报道,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俄乌战争停止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届时美国的注意力就会转向中国,而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对于中国来说,俄乌战争的确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中国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强调和平谈判,主张对话解决分歧,这既是出于对自身发展的考虑,也是对世界和平负责任的态度。 外界有很多解读,有的说中国是在两边都不想得罪,有的说中国其实暗中支持俄罗斯。其实,如果仔细看看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和相关表态。 就会发现中国一直在推动劝和促谈,反对任何借机谋取私利的做法。说回卡拉斯提到的“美国注意力转向中国”,这也是很多国际关系观察者讨论过的话题。 美国在全球事务中总喜欢“多线操作”,但精力毕竟有限。俄乌冲突一发生,美国和欧洲的重心确实都在东欧这块。 有人担心,一旦局势平稳下来,美国会把更多资源投向亚太地区,尤其是针对中国的各种战略布局。这样的推测其实早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初。 各国智库就已经讨论过,只不过每个人的解读角度不一样。至于乌克兰战争在中国“不受欢迎”,这也不难理解。中国老百姓更关心自家生活和国内发展。 对于遥远的欧洲战争,多数人只是看看新闻,没什么代入感。中国政府也一直强调,中乌、中俄都有正常的合作,但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独立判断。 比如,最近中方还接待了乌克兰高层代表团,双方谈的也都是和平与重建相关的话题,显示出中国愿意为国际和平尽一份力。 卡拉斯说中国需要给自己的民众解释,这其实有点“外部视角”。中国民众对国际形势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信息传播也越来越透明。 大家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事件本身。中国政府在信息公开、外交政策上的表态也比较及时。至于“赋能”说法,更多是一些西方媒体的定性,背后其实是对中国崛起的担忧。 最近的中东局势、中美关系、亚太地区安全议题,都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中国在这些问题上的角色,始终是建设性和负责任的。 比如在中东问题上,中国推动和平谈判、倡导建设性对话,展现了大国的担当。和俄乌战争相比,世界各地的冲突都说明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也让更多国家看到中国坚持和平路线的价值。 综上,卡拉斯的这一席话虽然看似新鲜,但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角色的复杂心态。中国坚持自身发展道路,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既不希望被误解,更不愿意被动卷入他国冲突。国际舆论的各种声音固然有趣,真正决定中国立场的,还是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这个大局。 参考资料:欧盟竞争力的未来,在于“务实合作” 2025-10-30 13:43·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