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聚焦数字重庆建设(2)|应对电信诈骗威胁,重庆公安打造“AI+全民反诈”综合场景

前不久,市民帅先生在银行取钱,正打算将钱交给电信诈骗分子时,闻讯而来的民警及时将其制止住了。“你们来得真及时!再晚点我的钱就被骗走了。”事后,帅先生感慨地向民警道谢。

“AI+全民反诈”综合场景上线

9月30日上午,家住渝北的市民帅先生正躺在床上刷抖音,突然,一则电话打了进来。

“您好,我是抖音的官方客服,请问你是否购买了抖音会员,每月我们将收取800元会员费……”对方以帅先生购买了抖音会员服务为由,声称要收取帅先生800元会员费。

一脸茫然的帅先生当即表示自己并未购买什么会员,于是在对方诱导下,下载了一款涉诈App,随后来到银行取了数万元现金,打算按照对方的要求交给某个人。

让电诈分子没想到的是,从诈骗开始实施的那一刻起,重庆公安反诈综合场景就开始启动智能“跟踪”了。

当诈骗电话打给杨先生时,市反诈骗中心的“AI+全民反诈”综合场景风险感知模型同步捕捉到了异常,随即将帅先生标记为“低危”潜在受害人,并将该预警指令发送到了帅先生所在的渝北区公安分局双龙派出所。

当帅先生按照诈骗分子的诱导,下载App之后,反诈综合场景随即将帅先生的风险等级提升到了“高危”,并安排市反诈骗中心和渝北区反诈骗中心的反诈人员通过电话试图联系帅先生,不过当时帅先生正在接听诈骗分子的电话,致使反诈骗中心并未联系上帅先生。

又过了一个小时,当帅先生到银行柜台打算取走大额现金时,综合场景立即将帅先生的风险等级上升到“特危”,双龙派出所立即派出民警见面进行劝阻,最终帮帅先生成功保住了被骗资金。

AI+大数据让防控电诈更精准

“我市于去年底建立了‘全民反诈’应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该系统已在全市1031个镇街贯通预警劝阻、涉诈人员就业帮扶等10个多跨事件,月均办件量达8万余起,有效提高了反诈劝阻效率和成效。

以帅先生遭遇电诈的事件为例,事后为加强帅先生的反诈防骗意识,民警还通过综合场景的一键协同功能,将此事件发送到镇街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由网格员持续开展反诈宣传工作,针对此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劝阻话术,也同步推送到了网格员手机端的渝快政“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公安机关加快与电诈分子攻防对抗的迭代升级,但“全民反诈”应用在应对电信诈骗发展变化新形势等方面,还存在风险感知能力不足、预警精准度不高等问题。

为此,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坚持问题导向,依托“1+3+38+N”工作机制,强化AI赋能,对“全民反诈”应用进行迭代升级,打造了“AI+全民反诈”综合场景。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翻新快的特点,综合场景在金融、通信、互联网三网均搭建了AI小模型,利用小模型部署快、易迭代的优势,实现了对潜在受害人、嫌疑人和涉诈工具三类风险的全域感知。

目前,日均识别诈骗网站从10万个提升至40万个、识别诈骗电话从1400个提升至4000个,精准捕捉风险数据从2万条提升至3万条。

为实现对潜在受害人的精准预警,重庆公安还对大模型进行训练、微调,打造了“预警劝阻智能体”,自动调整风险等级、匹配处置预案。全市预警劝阻失败率从去年的万分之四下降为万分之二。

在风险处置环节,对特危等级风险,智能体自动匹配“民警见面劝阻”处置预案,自动推送银行、运营商采取银行卡止付等保护性措施。对高危、中危、低危等级风险,自动匹配“人工电话预警”“AI智能外呼预警”“短信预警”等处置预案,同时依托市三级治理中心自动调用智能预案,将风险事件推送镇街开展协同处置,实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精准防控。

AI赋能资金追踪,助力涉诈资金返还

除了防控电信网络诈骗,AI+大数据对涉诈资金返还也起到了不小作用。

今年4月,市反诈骗中心成功拦截了北碚区赵女士被诈骗的一笔350万元的转账。

随后,民警通知赵女士,可以通过渝快办资金返还“一件事”应用程序申请资金返还,赵女士随即通过渝快办上传了相关申请材料,短短几天后,她就成功收到了350万元返还资金。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AI+大数据,办案民警极大提升了涉诈资金的追踪拦截效率,更多为老百姓挽回经济损失。依托渝快办在全国率先实现涉诈资金返还全程网办,资金平均返还周期压缩47%。

针对行业部门问题发现难、治理不精准、责任未压实等问题,重庆公安也通过综合场景挂接行业法律法规、案件复盘、案件研判要素等知识库,构建“多行业监督治理智能体”,发现行业企业存在的行业监管漏洞,自动生成责任倒查报告并提出行业治理建议。

今年以来,向金融、通信、互联网、寄递等行业发出风险提示6份,并会同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融监管局出台工作指引,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发出整改通知书3份,有效促进行业精准治理。

据统计,依托综合场景建设,我市有效遏制了电诈案件上升势头,今年1-9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立案同比下降4.2%。该综合场景先后获评2024年数字重庆建设优秀应用、数字重庆建设优秀成果银奖和数字重庆建设两周年标志性成果典型案例,入选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三季度“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

记者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