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鑫通讯员姜烽烜

10月30日,信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在信阳市百花之声举行。信阳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辉在发布会上作应急管理工作领域的新闻发布。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信阳市应急管理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五项核心指标,实现生产安全事故和亡人数"双下降",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实现"零伤亡"的目标,为新时代信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安全保障。

体制机制完善"全灾种、大应急"格局基本形成
刘辉介绍,信阳市及时调整优化市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议事协调机构,建立风险联合会商研判、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落实落细直达基层的预警"叫应"机制,抓实抓细"四个一律"转移避险工作要求,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风险防控有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信阳市印发《信阳市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信阳市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率先在全省推动5个市管开发区安全生产社会管理职能全部划转至属地县区政府。相继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专项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六查一打"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自然灾害防治扎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不断健全。2021年至今,累计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19.93万人,发放冬春救助资金1.71亿元。精准高效应对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66次强降雨过程、"杜苏芮""格美"2次台风过境影响,连续27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森林防火态势稳定。
法治建设成效明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刘辉在发布会上说,信阳市扎实推进市县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厘清不同层级执法管理权限,全面推广"互联网+执法",优化"普法+执法+指导"的服务型行政执法模式。梳理调整发布政务服务事项91项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推进严格执法和包容审慎深度融合,发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10条清单。建立企业代表、专家、监管人员三方会商机制,为389家企业开展免费安全体检,消除企业安全发展后顾之忧。
应急保障夯实全民参与力度加大
应急预案体系更加完善,制修订《信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市级专项应急预案44个,基本形成"1+44+N"应急预案体系,常态化开展预案演练。
基础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投资建成大别山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心,建设"空、天、地"一体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争取120人的国家消防救援局河南机动队伍入驻救援中心,结合国债项目投资1.55亿元为210支县乡级骨干救援队伍配备防汛、防火、地震、综合救援等装备2.7万件。
全民参与力度逐步加大,公检法三部门联合出台相关通告,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加强安全行为规范的决定》,将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一确定为"全市安全日"。已累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9.9万场次,参加演练人员达1474.9万余人次,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刘辉表示,展望"十五五",信阳市应急管理系统将聚焦现代化应急体系建设,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信阳实践贡献应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