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浮云]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

[浮云]坦桑尼亚之前为了向英国和日本示好,突然就取消了和中国合作的100亿美元巴加莫约港项目,可六年过去了,港口还是一片空地,2025年10月,坦桑尼亚政府干脆拿出220亿先令,又来请中国企业参与这个项目!这是何必呢? 2025 年 10 月,坦桑尼亚财政部一笔 220 亿先令的专项拨款,让搁置六年的巴加莫约港项目再次冲上国际热搜。 这笔钱不是用来自己建港,而是专门邀请中国企业重返谈判桌,重启这个曾被他们亲手叫停的百亿工程。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直呼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时间拉回 2019 年,坦桑尼亚新总统马古富力刚上任不久,就在竞选集会上对着支持者公开炮轰中坦合作的巴加莫约港项目。“给中国 99 年经营权,这和卖国没区别!” 他的话瞬间点燃舆论,随后政府便以 “中国方案不公平” 为由,单方面撕毁了价值 100 亿美元的合作合约。 合约撕毁没几天,英国国际发展署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的代表团就带着笑脸涌入达累斯萨拉姆。英国承诺提供 “灵活贷款”,日本更是抛出 “无附加条件援助” 的诱饵,西方媒体还跟着起哄,把这场政治转向吹成 “非洲国家摆脱中国依赖的里程碑”。 可谁能想到,这些看似诱人的承诺,最后全成了画饼。日本所谓的低息贷款,后续附加了一大堆环保评估、设备采购必须优先选日本企业的隐性条款,实际融资成本比中国方案还高。英国承诺的国际投资对接,忙活了两年连个靠谱的投资方都没找到。 更关键的是,西方企业要么没兴趣投入百亿级基建,要么开出的建设周期比中国长三倍,后期运营费用还狮子大开口。 原本规划中的深水港、配套工业园和连接内陆的铁路,连地基都没打起来。坦桑尼亚自己尝试找过其他国家合作,可要么对方实力不足,要么报价高到离谱,折腾来折腾去,不仅没赚到一分钱,还错过了东非航运发展的黄金期。 很多人不知道,当初中国的方案远不止建一个港口那么简单。这100亿美元的投入,涵盖诸多重要项目。 不仅用于深水港建设、临港工业园打造,还规划了连接内陆国家的铁路专线,甚至将人才培训计划也纳入其中,促进多领域协同发展。 按照原计划,项目建成后能创造超过 10 万个就业岗位,让巴加莫约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东非物流枢纽,带动坦桑尼亚乃至周边国家的贸易发展。 99 年经营权的约定,也是国际大型港口合作的常规操作,中国只是通过长期运营收回投资成本,而且合约里明确写了坦桑尼亚能共享收益、参与管理。 六年时间,西方信誓旦旦之承诺,竟未兑现分毫,而自身经济,因优质港口之匮乏,如困于狭谷,发展陷入瓶颈,举步维艰。 220 亿先令换算成美元不到 1000 万,这笔钱虽然不多,却是坦桑尼亚的 “诚意金”—— 用于支付前期可行性研究、项目对接等费用,专门用来邀请中国企业重返。 其实这不是中国第一次被合作方 “回头求复合”,但巴加莫约港的案例格外有代表性。中国基建的优势从不是靠低价竞争,而是实打实的硬实力:工期短、质量有保障、融资方案灵活,还愿意配套建设上下游产业。反观西方所谓的 “无附加条件”,往往藏着看不见的政治诉求和经济陷阱。 坦桑尼亚的经历,也给很多国家提了个醒:国际合作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选伙伴不能只看口号多响亮,更要看对方能不能办实事、有没有真实力。 中国向来不强迫任何国家合作,亦不会因遭拒而怀恨在心,我们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若你有发展之需,我备有技术与资金,携手把“蛋糕”做大,方能长享其利。 这场历时六载的转折,不只是坦桑尼亚的幡然醒悟,更有力佐证了中国基建 “言出必行、务实靠谱” 的良好口碑,彰显着中国基建在国际舞台上的担当与信誉。 世间并无后悔药可寻,然而,若能及时矫正谬误,审慎地重新择取可靠的合作伙伴,此举依旧不失为一种睿智的抉择。 相信这次重启合作,中国企业会用专业能力让巴加莫约港真正落地,也让更多国家看到,真诚合作才能实现共赢,那些靠炒作政治口号的合作,终究走不长远。 (信息来源:新华图片--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移交仪式在坦桑尼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