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记录、行车轨迹、账户轨迹……最低只需支付3元,就能调查出您的贷款记录、信用卡逾期详情,甚至近期消费轨迹。

近日,一场历时两年的侵犯公民信息黑产犯罪,在浙江检察机关的介入下,掀开了内幕!
看似普通的“风控查询”服务背后,竟是一个涉案信息超三百万条、非法获利六百多万的犯罪集团。
个人隐私被明码标价
最低3元即可查询!
2022年6月,浙江丽水的张某、王某,找到喻某、汤某等人,提出一个“赚钱捷径”:搭建专门为套路贷团伙服务的信息查询平台。
“网贷公司最缺借款人征信数据,咱们做中间商稳赚不赔。”

AI场景还原
张某和王某的提议很快得到响应,几人分工明确:张某和王某负责出资、申请公司营业执照。
喻某联系技术人员搭建服务器框架,寻找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上游卖家。
汤某则任平台财务。
平台搭建完成后,招聘人员组建销售团队。
由此,一场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围猎就此展开。
为规避法律风险,“风控平台”设计了一套“障眼法”:用户下单查询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带有虚假签名的《信息查询授权书》。
“有了这个,就算被查,咱们也能说是‘经本人同意’。”
通过这套伪装,该平台明目张胆地提供十数种大类敏感信息查询,贷款记录能精确到单笔金额与还款日期,消费信息涵盖电商购物、夜间消费等信息,信用卡逾期信息甚至标注催收记录……
这些本应严格保密的个人隐私,在该平台上被明码标价,最低3元即可查询,批量采购还能享受“折扣优惠”。
超三百多万个人信息被泄露
“专业风控查询,助力贷前审核,数据真实可靠。”
2022年6月起,该平台业务员潜入各大网贷平台、金融交流群,用类似话术密集发布广告。为吸引“大客户”。
他们还制作了虚假的“成功案例”:“某贷款公司通过我方数据,成功规避坏账200万元”“三天锁定失联借款人,查询成功率98%”。
于是,一个个套路贷团伙很快成为该平台的核心客户。

AI场景还原
据一名落网的套路贷团伙成员供述,他们通过平台查询借款人信息后,既能精准评估还款能力,也能掌握其家庭住址、亲友联系方式等,为后续暴力催收提供“便利”。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信息被层层转卖,最终流入电信诈骗团伙手中,成为精准诈骗的“作案工具”。
经查证,案涉四个平台运行期间,累计查询公民个人信息超三百余万条。
而非法收取查询费用六百余万元,资金通过多个私人账户拆分流转,隐蔽性极强。
存储的个人信息
整整挤满8个移动硬盘
2024年6月,庆元警方在侦破一起套路贷案件时,发现涉案团伙使用的借款人信息均来自同一平台。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逐步锁定张某等人。

AI场景还原
2024年6月21日凌晨,在平台的线下办公地点,业务员正盯着电脑屏幕回复客户咨询,屏幕上还显示着刚生成的虚假授权书,被庆元警方当场查获。
经查询服务器硬盘,发现存储的信息压缩包解压后,整整挤满了8个移动硬盘。
面对铁证,这个曾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犯罪团伙彻底瓦解。
2025年9月,庆元县人民检察院以张某等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近日,经开庭审理,依法对张某等人分别判处相应刑罚并处以罚金。
至此,这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尘埃落定。
“三百万条信息背后,是三百万个可能遭受侵害的家庭……”
办案检察官强调,此类犯罪不仅侵犯公民隐私权,更会滋生套路贷、诈骗等下游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每一条个人信息都值得被守护,任何试图在信息黑产中牟利的行为,终将受到严惩。
另外,此案也暴露出个人信息保护的薄弱环节!
大家应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敏感数据,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授权陌生APP获取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