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刚刚发生 中国正式宣布了 10月29号,中粮集团宣布采购了18万吨美国大豆,

刚刚发生 中国正式宣布了 10月29号,中粮集团宣布采购了18万吨美国大豆,12月和明年1月装运。这是中国经过数月没有动作后,首次采购美国大豆。消息一出,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大涨,瞬间让美国农民松了一口气。 先说说美国农民这几个月的日子有多难。从今年 5 月到 10 月,整整五个月,中国一粒美国大豆都没买,这对靠中国市场吃饭的美国豆农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伊利诺伊州有个村子的粮仓,因为堆的大豆太多直接撑裂了,消防部门都得紧急出动处理,这场景想想都让人揪心。 更让人难受的是,今年美国各地拍卖行的农机数量比往年多了 30%,这背后全是濒临破产的豆农在变卖设备换钱过日子,贷款要还、化肥钱要结,不卖农机真的活不下去。 有人算过账,就因为中国这几个月没采购,美国豆农直接损失就高达 60 亿美元,这还没算上仓库租金、物流费和贷款利息这些隐性成本。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每年买的量占全球总量的 60% 左右,以前美国大豆出口的一大半都销往中国,现在突然断了销路,仓库里的豆子越堆越多,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25 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都涨到 1500 万吨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压得整个行业喘不过气。 所以当中粮的采购消息一出来,芝加哥大豆期货市场立马就炸了。11 月的合约价格一下涨了 11 美分,1 月的合约更是突破 11 美元,创下了今年 7 月以来的新高。 这波涨势可不是虚的,要知道前一天也就是 10 月 28 号,芝加哥期货价格还跌到 10.1 美元 / 蒲式耳,处于近几年的低位。 对美国农民来说,这 18 万吨订单就像救命稻草,虽然量不大,但至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终于能松口气了。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为啥偏偏这时候买?不是咱们非买不可,实在是市场到了这个节点,这笔买卖对咱们也划算。 这些年中国早把大豆进口渠道铺得很广了,巴西现在是咱们最大的大豆来源国,今年份额都涨到 71% 了,每 10 吨进口大豆里有 7 吨来自巴西。 阿根廷更狠,9 月直接把大豆出口税降到零,就为了抢中国市场,咱们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同比涨了 91.5%。 但最近巴西大豆价格涨了,新豆子还得等到明年二三月份才上市,而国内的榨油厂、饲料厂对大豆的需求一直很旺,豆粕是养猪养鸡的重要饲料,豆油更是咱们日常消费品,这中间就出现了供应缺口。 正好这时候美国大豆因为没人买,价格跌得厉害,就算加上关税,算下来也比之前划算,每吨能省 120 美元,这波采购完全是跟着市场规律走,既补了缺口又省了钱。 更关键的是,这 18 万吨大豆选在中美元首会晤前夕宣布,时机拿捏得特别有讲究。去年咱们从美国进口了 1680 万吨大豆,对比之下,18 万吨连个零头都算不上,但它释放的信号太重要了 —— 中国愿意给谈判创造好氛围,也有诚意解决经贸分歧。 果不其然,消息出来当天,特朗普就松口说可能下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这就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但咱们的态度也很明确:想让中国恢复到以前千万吨级别的采购量,美国得拿出真本事,关税、技术壁垒这些实际问题得解决到位,不然这 18 万吨之后,可不会有更大的单子。 其实这种用大豆做 “信号” 的事儿,之前也发生过。2018 年贸易战的时候,咱们停止采购美国大豆,美国对华大豆出口直接从 3100 万吨跌到 830 万吨,降幅超过 70%,当时美国政府急着拿 120 亿美元补贴农民,可根本救不了急。 后来关系缓和些,咱们恢复采购,美国大豆出口才慢慢缓过来。但这次不一样了,中国的进口渠道已经多元化,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南非都能供货,美国大豆早就不是不可替代的了。 现在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 2018 年的 34% 跌到了 13%,掉了一半还多,这就是最真实的变化。 市场现在都在猜,要是接下来中美谈判顺利,中国可能几周内再追加 500 万到 1000 万吨的采购,那才是真正的大单。 但这一切都要看美国的诚意。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事也和生活息息相关,咱们平时吃的豆油、家里买的猪肉,源头都可能和这些进口大豆挂钩,供应稳了,价格才不会大起大落。 而对美国农民来说,他们最该明白,中国市场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之前把份额丢给巴西,现在想抢回来可没那么容易。 说到底,这 18 万吨大豆就是块 “试金石”,试出了美国农业对中国市场的刚需,也展现了中国在经贸博弈里的智慧。既没让国内市场受影响,又给了对方台阶下,还为后续谈判留足了空间。 美国农民能松口气是好事,但要想真正摆脱困境,还得看他们的政府能不能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毕竟生意是互利的,光靠小订单救不了急,平等互利的贸易环境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