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四川省首艘LNG单一燃料动力集散货船“韵程569”在泸州完成试航,标志着四川内河航运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据了解,该船由四川嘉振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造,泸州江运船厂承制,总长109.82米、型宽16.26米,总吨位达4045,载货量高达6446吨,可搭载234个标准集装箱。其核心亮点在于采用纯LNG单一燃料动力系统,配备80立方米船用LNG罐体,相较传统燃油船舶及LNG双燃料船舶,减排优势更为显著。
泸州江运船厂项目负责人介绍,该船还优化了船体线型减少航行阻力,配备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实现“绿色航行”与“经济运营”的双重效益。
“韵程569号”的顺利试航,离不开建造过程中的双重突破。该船于今年2月6日动工,建设期间曾因资金缺口陷入困境。泸州市航务管理局在“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专项行动中获悉情况后,迅速联动泸州海事局与合江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在建船舶抵押贷款模式,为企业发放360万元贷款,设立“按工程进度拨款”的共管账户,破解了“船舶未完工难融资”的行业痛点。
在技术层面,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组织专家对船舶图纸进行集中会审,指导企业完善设计方案,泸州市航务管理局全程监管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关键环节,确保建造质量与安全生产双达标。从主体工程完工到LNG设备安装调试,仅用4个月便实现试航,刷新了省内同类型船舶建造速度。
“作为公司首艘绿色低碳船,‘韵程569’交付后将开启集装箱运输业务,航线覆盖金沙江、岷江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嘉振物流总经理杨浩表示,该船预计11月初正式出厂运营。
泸州市航务管理局船舶检验科科长胡兴伟表示,该船的成功试航,不仅验证了LNG单一燃料技术在内河集散货船上的成熟应用,更通过融资模式创新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经验。今年,泸州已承接8艘100米以上的造船订单,其中新能源船舶占7艘,“韵程569”将推动泸州打造绿色船舶制造基地,助力四川“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