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

俄罗斯媒体放出狠话:如果中国真有一天开打,别以为手里握着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这话不是空口吓唬人,而是扎哈罗娃在 2025 年 9 月的外交部记者会上,顺着美日近期的动作说的。 亚太这池水,本该平静共谋发展,可美日搅和得波澜四起。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9月记者会上直戳痛处:别仗着航母导弹就觉得稳了,真打起来,谁也别想轻松脱身。这话针对美日新动作,背后是地区安全的警钟。中国周边局势紧绷,这场博弈,谁先眨眼? 美日这些年动作不断,总想在亚太拉帮结派,围堵中国。2025年上半年,美国和日本就升级了同盟关系,7月28日,美国宣布把驻日部队改组为联合部队司令部,直属印太司令部。这步棋明摆着是为潜在冲突铺路,美军想更深嵌入日本防务体系。接着,8月30日,美国把“台风”中程导弹系统运到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第一时间发声,谴责这破坏地区平衡。日本冲绳基地成了前沿阵地,导弹射程直指中国海域和俄罗斯远东。 俄罗斯看不下去。扎哈罗娃在9月25日的记者会上,点名美日这些部署。她说,这种中程导弹直接威胁周边安全,战争不是靠装备堆就能赢的。俄罗斯媒体迅速跟进,塔斯社和RT频道头条报道,强调美日这是在玩火。扎哈罗娃的话不是空谈,源于俄罗斯对自身安全的关切。远东能源通道、北极航道,全和中国周边连在一起,一旦出事,俄罗斯东线压力山大。 回想2024年,美日就签了加强印太合作的协议。6月27日,美国国防部官员在华盛顿谈及与日本的国防工业协作,重点是提升军备生产。10月23日,东亚论坛分析,美日联盟升级针对中国军力增长。日本买了400枚“战斧”导弹,俄罗斯外交部当时就警告,这会引发军备竞赛。11月27日,扎哈罗娃又重申,如果美国真在日本驻导弹,俄罗斯会采取对策,包括更新核 doctrine。 这些事连成线,美日步步紧逼。中国周边海域,本是和平通道,现在却布满火药味。“环太平洋军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2024年拉上澳大利亚、韩国、菲律宾,模拟对抗场景。俄罗斯通过卫星监测,远东基地军官评估风险。美日想靠军事存在维稳,结果越维越乱。日本借机改宪法,摆脱和平限制,动作越来越大胆。 扎哈罗娃的表态,接地气地说,就是给美日泼盆冷水。俄罗斯不是冲动发言,而是战略考量。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亚太稳定对两国都关键。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从不主动挑事,但也不会坐视霸凌。俄罗斯发声,帮着点明真相,让国际社会看清谁在制造紧张。美日这些小算盘,忽略了地区大势,早晚碰壁。 从地缘看,美国拉日本当马前卒,想重塑印太秩序。可历史证明,霸权路线走不远。2025年1月10日,白宫声明重申对印太承诺,提加强美日菲三边合作。4月,拜登主持首脑会晤,表面谈合作,实则围堵中国。俄罗斯和中国联合回应,呼吁对话取代对抗。扎哈罗娃的话,提醒大家,现代冲突拼的不是谁导弹多,而是综合实力和道义。 中国外交一贯稳健。面对美日动作,我们不急不躁,推动“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俄罗斯站出来说话,分量足,也显出中俄互信深厚。亚太不是谁的后院,各国都有发言权。美日若一意孤行,只会自陷泥潭,地区合作空间被挤压。   扎哈罗娃那句狠话,句句在理。别以为航母导弹就能高枕无忧,真开打,代价谁都扛不住。这反映出国际格局变迁,美国单边主义越来越失道寡助。日本跟风,风险自负。俄罗斯发声,是对现实的清醒回应,也给中国周边安全加了层保障。 展望亚太,大家都盼稳定发展。中国继续高举和平旗帜,推动多边机制。东盟峰会、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平台上,中俄携手发声,美日听着也得掂量。2024年12月11日,韩美日印太对话在东京开,表面和谐,底下暗流涌动。俄罗斯媒体点评,这不过是美日拉小圈子的延续。 扎哈罗娃的警告,像一面镜子,照出美日野心。光有装备炫耀,忽略战略后果,早晚吃亏。中国有底气,因为我们走正道,朋友圈广。俄罗斯这兄弟,关键时候不含糊。亚太未来,靠合作不靠对抗,各方都得醒醒神。 美日这些动作,还在继续。2025年9月前,美军“台风”系统已在冲绳测试,俄罗斯情报显示,射程覆盖千公里。中国海军常态化巡航,维护主权。扎哈罗娃记者会后,国际舆论哗然,欧洲媒体转载,质疑美日逻辑。俄罗斯智库报告指出,这种部署推高误判风险,整个欧亚大陆都受波及。 说到底,扎哈罗娃的话,是对霸权主义的当头棒喝。中国不惧压力,坚持对话大门开。美日若真想和平,就该收手,别再添乱。地区国家看在眼里,谁在维护稳定,谁在搅局,一清二楚。中俄协作,是亚太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