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国信成立于1997年7月28日,于2011年1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位于北京市。公司是国内大数据、云计算及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具备显著技术优势。
东方国信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企业级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涉及智慧医疗、华为欧拉、华为昇思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35,净利润第116
2025年三季度,东方国信营业收入为14.31亿元,在行业131家企业中排名第35。行业第一名神州数码营收1023.65亿元,第二名紫光股份773.2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8.33亿元,中位数为4.73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定制软件开发及服务7.21亿元占比76.59%,系统集成业务1.52亿元占比16.14%,云计算业务5267.57万元占比5.60%,软件产品1579.91万元占比1.68%。当期净利润为-1.1亿元,行业排名116/131,行业第一名紫光股份净利润17.23亿元,第二名宝信软件11.33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596.07万元,中位数为583.1万元。
资产负债率略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东方国信资产负债率为38.11%,去年同期为20.99%,略低于行业平均的38.93%。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2.50%,去年同期为34.69%,高于行业平均的29.96%。
董事长管连平薪酬71.28万元,同比减少7.32万元
东方国信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管连平和霍卫平。董事长兼总经理管连平,1966年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是公司主要创始人。1991-1997年曾任国营七〇〇厂设计主管和销售主管,1997年7月-2008年6月担任东方国信有限执行董事,2008年6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其2024年薪酬为71.28万,2023年为78.6万,同比减少7.32万。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6.66%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东方国信A股股东户数为8万,较上期减少6.66%;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3万,较上期增加7.14%。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023.7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38.82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832.8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8.92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495.0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9400.00股。
信达证券指出,东方国信于2025年8月11日拟收购视拓云33.35%股权,收购后持股增至51%,视拓云运营全国最大C端AI算力云平台AutoDL,业务规模领先。市场规模及业绩落地可期,其聚焦教育科研市场,目标获取20%-50%份额,且支持国产算力。自建IDC获互联网大厂青睐,内蒙古智算中心项目拓客有进展。公司作为运营商长期核心服务商,有望受益于下游IT集中化建设。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28.70/35.35/43.69亿元,同比增长2.8%/23.2%/23.6%,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00/1.44/2.90亿元,2026和2027年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6.26/42.6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因素包括AI算力需求不达预期、行业发展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图:东方国信营收及增速

图:东方国信净利润及增速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财汇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