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美会晤结束,特朗普抢先一步,在回国专机上透露谈判成果! 中美釜山会晤刚结束,

中美会晤结束,特朗普抢先一步,在回国专机上透露谈判成果! 中美釜山会晤刚结束,特朗普那股抢风头的劲儿就上来了,中午 1 点多会谈一收尾,他立马钻进 “空军一号”,不等白宫发通稿,也没等中方正式通报,就在专机上拉着外媒记者先把谈判成果抖搂出来了,这行事风格真是一点儿没变,典型的 “先声夺人”。 这场会谈足足谈了 1 小时 40 分钟,比六年前大阪那次多了 20 分钟,能聊这么久,说明双方都掏出了实在东西,不是走个过场。 特朗普在专机上笑得一脸得意,跟记者说 “谈得太成功了”,还直接透底,美方要取消针对中国商品的 10%“芬太尼关税”,之前加征的 24% 关税也会再暂停一年,中方也会相应调整反制措施。 他还特意提到,美国要暂停那个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还有对华海事、造船业的 301 调查也先停一年。这些话一出来,全球媒体都跟着转,等白宫和中方下午发正式消息时,核心内容早被他先播了一遍。 其实老特这招不是第一次用了,就在去釜山的专机上,他就提前放风说 “预计会下调关税,因为中国会帮着解决芬太尼问题”,当时大家还猜他是不是吹牛,结果会晤真就谈成了。 这套路跟他之前搞经贸谈判一个样,2018 年那会儿,中美刚在华盛顿达成共识,他转头就在推特上先说一遍,比团队通报早了俩小时。这次更直接,专机成了他的 “临时发布会”,就是要抢在所有人前面,把 “谈判功臣” 的形象立起来。 他急着透露的这些成果,每一条都跟两国老百姓的日子息息相关。就说关税这事儿,中美贸易额从 1979 年的不到 25 亿涨到 2024 年的 6883 亿,这么大的体量,关税一涨,美国超市里的中国造家电、衣服就得涨价,咱国内出口的家具、电子零件也卖不动。 前几个月美国沃尔玛还说要提价应对关税,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美国人对通胀预期都到 7.3% 了,这关税一取消,美国老百姓买东西能省点钱,咱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的外贸厂也能多接订单,工人工资才有保障。 更实在的是,特朗普还透了个信儿,中方最近已经买了 18 万吨美国大豆,这可是帮了美国农民大忙。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现在正愁大豆卖不出去,这些州历来是特朗普的票仓,他这时候把采购的事儿说出来,就是要让选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反过来,咱国内的饲料厂能拿到更便宜的原料,猪肉、鸡肉价格说不定都能稳一稳,这就是双赢的实在劲儿。 为啥老特非要抢在专机上先说?说白了就是算准了舆论节奏。他心里门儿清,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一举一动都影响全球经济,他先把好消息抛出来,既能安抚美国国内的商界和农民,又能在国际上赚一波 “促成合作” 的名声。 毕竟他刚上任没多久,国内通胀压力大,制造业 PMI 也波动,能跟中国达成经贸共识,相当于给美国经济打了针强心剂,这政绩得自己先喊出来才响亮。 而且他这招也是摸准了中美合作的底气。习主席都说了,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 5.2%,进出口增长 4%,这么大的市场韧性,美国商界早就盼着跟中国做生意了。 从 2025 年年初到现在,中美已经磋商了五次,从日内瓦到吉隆坡,本来就快谈成了,这次元首会晤就是最后拍板。老特抢先说,其实也是借着这股势头,给自己脸上贴金。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他怎么抢风只要成果能落实就是好事。就像习主席说的,要给中美和世界经济吃颗 “定心丸”。 现在这颗 “定心丸” 的主要成分都被老特提前曝光了:关税降了、合作多了、还约着明年互访。咱老百姓可能不懂那些 “穿透性规则”“301 调查” 是啥,但一听取消关税、增加采购、领导人常见面,就知道中美关系稳了,生意好做了,日子也能更踏实。 想想六年前大阪会晤还没这么深入,现在不仅经贸谈得具体,连人工智能、反洗钱、传染病防控这些新领域都要合作,说明两国都明白 “对话比对抗好”。 老特在专机上还说 “中国是伟大国家,习主席是伟大领导人”,这话虽然有造势成分,但也透着务实 —— 毕竟全球这么多难题,中美不联手,谁也解决不了。 总的来说,特朗普这波 “抢先透露” 确实赚足了眼球,把自己塑造成了 “促成合作的关键人物”。但咱心里得清楚,这些成果不是他一人说了算的,是中美双方反复磋商、各让一步的结果,是顺应两国利益、符合世界期待的大好事。 不管消息谁先放出来,只要后续能把取消关税、加强合作这些事儿落到实处,那这场会晤就没白开,这 “空军一号上的发布会” 也算是没白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