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后悔了!”26日报道,重庆一男子把自己做生意赚的100多万给女朋友帮忙保管,谁知当他问女友要钱时,钱却已经被她花光了,而这些钱都是被女友和闺蜜去做了“美容项目”,2年时间就花了200多万!网友:这利润也太吓人了吧。 重庆一名做生意的男子,将100多万元交给女友保管,两年后他需要资金周转,向女友要20万元时才发现,这笔钱已经所剩无几,女友告诉他,钱都花在了美容项目上,加上刷信用卡透支的部分,总消费超过了200万元。 事情的起因是女友在2022年认识了一位“闺蜜”。这位闺蜜经常约她一起做美容,每次消费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在闺蜜的推荐下,女友办了各种美容套餐和项目,两年时间就把钱花光了。 后来男子查看账单时发现,其中一笔75万元的消费,实际成本价只有12万元。剩下的大部分金额都被闺蜜以各种名义拿走了提成,这才意识到,闺蜜的奢侈品和房子,很可能都是靠推销美容项目赚来的。 这种通过熟人推销高价美容项目的套路并不少见。推销者会先和目标建立信任关系,然后以“朋友优惠”“内部价格”等名义推荐项目,实际上这些项目的成本远低于售价,推销者能从中获得高额提成。 除了熟人推销,街头拉客也是常见手段,有些美容机构会在商场、步行街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以“免费体验”“免费检测”为由邀请顾客进店,进店后通过各种话术和手段,让顾客产生焦虑,最终花高价购买项目。 比较常见的套路是制造“阴阳脸”,美容师会在顾客脸上涂抹特殊膏体,然后用仪器摩擦某一侧脸部,使其变黑,接着声称皮肤问题严重,需要付费清洁才能恢复,其实这只是化学反应造成的视觉效果。 还有的是在免费挑痘或祛痣后,故意涂抹刺激性产品导致脸部发红发烫,然后谎称不处理会毁容,以此推销高价修复项目,更恶劣的是在护理过程中故意弄伤顾客皮肤,然后说必须用他们的产品才能避免感染。 这些美容机构很多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他们推销的所谓“进口产品”“专利配方”,可能只是普通护肤品甚至三无产品,所谓的“专家”也可能没有相应资质,只是经过简单培训的销售人员。 “这哪是闺蜜,分明是“杀熟猎头”啊! 闺蜜套路比美容针还深!先打感情牌取得信任,再制造容貌焦虑,最后用天价项目掏空闺蜜钱包。” “成本12万的项目卖75万,抽成90万够买套房了,这暴利比做生意还狠。建议查查这闺蜜是不是兼职销售培训,话术一套套的。” “男友心太大,女友太天真,绝配! 男的把百万身家全交女友保管,不留应急钱;女的两年花200万竟不跟男友通气?一个敢给,一个敢花,结果生意周转时一起傻眼。” “要我说,感情再好也得谈钱签协议,不然全是“恋爱脑”买单。” “医美行业水太深,熟人专坑自己人 所谓“内部价”往往是坑熟人专用!新闻里提到,那闺蜜靠推荐项目拿70%返点,130万消费抽成90万。难怪现在美容院不爱拓客,专做“闺蜜经济”——毕竟生人怕报警,熟人好拿捏啊!” “孤独比容貌焦虑更致命 女方从江西到重庆举目无亲,男友忙生意冷落她,闺蜜趁虚而入当“情感树洞”,最后引导消费,这剧情和《三十而已》的顾佳有点像,但现实更扎心:缺爱比缺钱更容易被套路。” “原谅太快?这男友怕是“赌徒心态” 百万积蓄打水漂,居然选择原谅?” 有网友调侃:“这兄弟要么是真爱,要么是怕人财两空强行挽尊。”要换一般人,早起诉追债了。不过感情如人饮水,或许人家更看重陪伴价值。 “医美暴利该管管了! 75万项目成本才12万,这利润比贩毒还高!行业监管不能光靠消费者自己擦亮眼,建议学学重庆法院判例:对欺诈行为直接“退一赔三”,罚到黑心机构肉疼才行。” 如果你对象花光你的百万积蓄,会原谅吗?评论区等你观点!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