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采暖设备、线路要远离易燃物,外出前记得关闭电源开关。”近日,在榆林镇东方红社区委员会门口,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职工搭建的服务台前围满了居民。志愿者手持图文手册,结合近期降温后电采暖器使用率激增的情况,详细讲解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现场演示“蒙电e家”App查询峰谷电价的方法,还梳理出“煤改电”报装流程,让居民一目了然。连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持续跟进降温期间电网负荷变化,用可靠供电守护民生温度。针对辖区内“煤改电”用户和小微商铺,志愿者还开展了上门服务。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城市文明创建深度融合,以“强电网、保供电、优服务、惠民生”为核心,主动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在优化电网结构、提升服务效能、践行文明实践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可靠电力为城市文明注入“光与暖”。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92次,参与志愿者3516人次,受益群众达40513人。
聚焦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用电需求,今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快速推进主网工程建设。华为、华耀、中船特气等重点企业接网工程的竣工投产,更精准地满足了和林格尔新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能源需求。同时,针对部分老旧小区线路老化、设备陈旧、供电稳定性差等问题,公司组织专业团队对100余个老旧小区开展配套电网改造,对各施工环节进行监督、把关,确保文明有序施工,切实让居民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民生红利。
走进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县府家园小区,一排排崭新的电缆格外醒目。“以前刮风下雨,我总担心窗外的线会掉下来,每次路过都得躲着线走。如今,看着电线被排得整整齐齐,不仅美观,心里也踏实多了。”居民张女士笑着说。随着降温,冬季取暖用电逐渐攀向高峰,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回民供电公司及时针对老旧小区存在的线缆老化、绝缘层破损、线路布局杂乱等安全隐患,以及电压不稳、跳闸等问题进行改造,通过优化供电网络布局,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作为保障呼和浩特市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实现了“零差错、零跳闸、零闪动、零投诉”工作目标。通过电网升级、电力保供和配电带电作业多措并举,今年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2.75小时/户,同比减少0.83小时/户,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9623%,同比提升0.0112%。
今年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打破供电企业传统链式服务模式。在压减办电时限上,对业扩报装全流程进行“瘦身”,高压办电业务从原来的4个环节优化压减至3个环节,全流程接电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效率提升50%。在提高接电效率上,深化政企联动,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避免企业“多头跑”。
“家里的插板要远离水源,勤检查充电器、适配器是否插牢,避免用电安全隐患。”在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新城供电公司“同心圆服务驿站”,工作人员袁昊正在给社区老年人介绍安全用电知识。据介绍,驿站针对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按照“摸排了解一个,精准对接一个,上门服务一个”的原则,建立了爱心服务档案,确保网格服务全覆盖。此外,驿站逐步建立重点用户服务台账,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优化常规业务,提供“代帮办”服务,满足群众随时、随地的用电需求。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内蒙古电力集团呼和浩特供电公司深化电力服务网格化模式,692名电力服务员入驻社区、小区微信群6000余个,让电力服务“零距离”触达用户。针对企业用户,提供“一企一策”用电方案,助力企业节能降耗。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公司创新打造“同心圆服务驿站”,在社区设立服务站点,将其打造为集电力服务、电力科普、爱心关爱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阵地,开启“办电不出门,服务零距离”的供电服务新模式。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韩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