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虽然中美分歧很多,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出访的专机都是波音747,波音747有四

虽然中美分歧很多,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出访的专机都是波音747,波音747有四个发动机,安全冗余较高。波音747很好辨认,头上有个明显的鼓包。 别看它样子不算新潮,能被两个大国同时选中当 “空中办公室”,关键就靠那四台稳稳当当的发动机,这安全优势可不是吹出来的,全是实打实的案例和数据撑着。 就说 2024 年初那事儿,现在想起来还替机上的人捏把汗。美国阿特拉斯航空公司一架波音 747 货机从迈阿密机场刚起飞没多久,突然就出了状况,发动机 “轰” 的一下冒起了火,火光在夜空中特别刺眼。 后来检查发现,机身上都被烧出个垒球大小的洞,想想都后怕,这要是发动机全歇菜了,后果不堪设想。 可当时机组人员一点没慌,因为另外三台发动机还在稳稳干活,就像车子爆了一个胎,还有三个好胎撑着,最后稳稳当当飞回机场迫降,机上 5 个人连皮都没擦破一块。 这要是换成只有两台发动机的飞机,一旦坏了一台,就算能飞,心里也得打鼓,哪有这么踏实的底气? 更绝的是 1982 年英国航空那架 747,简直是创造了奇迹。这架载着 263 人的客机飞到印度尼西亚上空时,突然闯进了火山灰云里,要知道火山灰全是尖锐的岩石颗粒,一下子就把四台发动机全堵死了,万米高空上,飞机瞬间变成了 “世界上最重的滑翔机”。 机长当时心里肯定凉透了,可没放弃,一边让乘客别慌,一边和机组人员反复尝试重启发动机。足足滑翔了 13 分钟,就在快要坠海的危急时刻,四号发动机居然重新启动了,接着另外两台也恢复了动力,最后硬是把飞机安全降在了雅加达机场。 你说神不神?要是换成双发飞机,四发全停这种极端情况,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后来这架飞机修修继续飞,一直飞到 2004 年,还得了个 “飞行烟灰缸” 的外号,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呢。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技术这么先进,双发飞机不也挺安全吗?这话没错,但安全冗余这东西,多一份就多一份保障。 有数据统计,波音 747 的致命事故间隔能达到 1735.8 万小时,啥概念?相当于一架飞机每天飞 8 小时,要连续飞 6000 多年才可能出一次致命事故。 再看看那些事故率高的老机型,比如波音 737-JT8D,致命事故间隔才 50.7 万小时,连 747 的零头都不到。这背后四台发动机功不可没,它用的普惠 JT9D、通用电气 CF6 这些发动机,单台失效的概率本身就极低,而两台同时出问题的概率更是比中彩票头奖还低。 可能有人不知道,波音 747 刚设计的时候,就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当时总设计师乔・萨特赌上了整个公司,就为了等那四台大涵道比发动机研发成功,因为他知道,只有四台发动机的推力和冗余,才能撑起这么大的飞机。 虽然早期发动机有点小毛病,但后来越改越可靠,到现在,只要不是像火山灰那种极端情况,单台发动机出问题根本不算事儿。就像咱们家里备着应急灯、急救包,平时用不上,真出事了就是救命的。 现在双发飞机确实成了主流,因为省油又便宜,但专机选飞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钱根本不是事儿。中美两国的专机要飞遍全球,有时候得经过沙漠、海洋这些没备降机场的地方,万一遇到点意外,四台发动机的优势就显出来了。 就算坏了一台,剩下三台的动力足够维持飞行,还能从容找机场降落;要是坏了两台,另外两台也能撑着,这就是双发飞机比不了的底气。 那些说 “发动机多没用” 的人,肯定没见过发动机喷火的场面,没体会过空中惊魂的滋味。机身上烧出洞还能安全返航,四发全停还能起死回生,这些真实发生的事儿,就是波音 747 安全最好的证明。 中美两国不管有多少分歧,在守护国家领导人安全这件事上想法一致,都认准了波音 747,说到底,还是看中了那四台发动机带来的踏实感。这安全优势,不是嘴说的,是一次次化险为夷的案例堆出来的,是实打实的数据验证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