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张亚林
交通是营商环境的“大动脉”,更是区域发展的“先行官”。10月31日,新乡市“改革促成效营商谋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海玲详细介绍了该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提质、行业治理优化等方面的系列举措与成效。通过织密立体交通网络、提升服务供给质效、完善行业治理体系,新乡市为企业发展打通“物流堵点”、破解“办事难点”,以高质量交通支撑高质量营商环境。
立体交通网络成型,筑牢发展“硬支撑”
近年来,新乡市交通运输局以规划为引领,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构建起“高速联通、干线畅通、农村贯通”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完善,5个在建项目全速推进,长修高速、安罗高速两段等4条高速将于2025年底建成通车,兰封高速新乡段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届时,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633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365公里,高速站口从13个增至40个,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企业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干线公路建设有序推进,G230封丘至开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已通车,郑新快速路市域段预计年底完工。2024年,新乡市国省道管养路面技术状况指数位列全省第2,连续三年稳居全省前3,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顺畅通道。
农村公路赋能乡村振兴,“十四五”以来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260公里,是“十三五”时期的2倍,等级以上公路占比达100%。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更带动了乡村旅游和农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新乡市也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进集体。
服务供给质效升级,激活发展“软实力”
在织密交通网络的同时,新乡市交通运输局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持续提升运输服务质效,让交通服务更精准、更便捷。
运输服务平稳高效,扎实推进道路货运规上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建立运输量数据月度分解报送机制,实现市县数据同步共享。2025年以来,全市完成客运量360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4.74亿人公里,货运量11030万吨、货物周转量331.44亿吨公里,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多式联运提速扩面,落实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稳定开行中欧班列及新乡至四川、沈阳至新乡等10余条多式联运路线。2025年1-9月,全市铁路货运量达1518.84万吨,联运效率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助力企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客货邮融合深入推进,统筹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建设,2025年新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5条,新改建“一点多能”物流快递服务点78个,预计年底完成100个。农村物流“微循环”的畅通,破解了农村快递配送难、成本高的问题,为农村特色产品外销搭建了便捷渠道。
行业治理持续优化,厚植发展“好生态”
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新乡市交通运输局不断完善行业治理体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交通营商环境。
深化执法普法融合,聚焦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段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同时推行柔性执法和首错免罚制度。每季度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贯61批次,走访企业625家,解答疑问一万多条,通过“执法+普法”让企业懂政策、守规矩、享便利。
创新信用监管修复机制,在全省率先实行大件运输审批“信用+申报”远程勘验核查机制,24小时内办结,长垣市三类超限运输采用该模式受理申报5201件,核查合格率达99.8%。在巡游出租车行业开展诚信星级评价,实施信用修复“一对一”指导,今年以来帮助4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77件,引导企业诚信经营。
打造高效便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一网通办”,推广电子证照,实行“承诺制+容缺受理”。“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线上申请材料从18份缩减至6份,办理时限压缩至3日,线下实现即办,线上办件量排名全省第3位,大幅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
下一步,新乡市交通运输局将以更高标准、更快速度、更实举措,持续织密交通路网、提升服务质效、深化行业治理,让交通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加分项”,为新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