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谈完,美参议院通过决议,要求终止“特朗普关税” 中美釜山会晤结束,中方也公布了两国经贸会谈成果,而美国人已经坐不住了。当地时间30日美参议院以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一项决议,要求终止特朗普针对全球征收的全面关税。一些共和党议员也投下了赞成票。这显然证明,哪怕是在共和党内部,特朗普关税也仍然有着相当大的争议。 这项关税政策当年打着“保护美国制造”的旗号,在全球范围内征收高额关税,不仅让中美贸易关系一度陷入冰点,也让不少美国国内企业苦不堪言。 如今,这项政策被部分共和党议员也投下了反对票,说明它在美国政坛的“基础盘”已经动摇。 特朗普关税的核心逻辑是“美国优先”,但现实告诉我们,国际贸易并不是某一方可以单边操控的游戏。 关税一旦成为常态,首当其冲的往往是本国的中小企业和消费者。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呼吁回归自由贸易,要求政府重新评估那些并未带来实际收益的贸易壁垒。 当下,全球经济渐呈复苏之态,各国皆在激烈角逐市场份额。若美国仍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无疑会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优势尽失,沦为劣势一方。 而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恰恰提供了一个重新调整节奏的机会。釜山会谈虽然没有对外公布具体协议,但从中方表述看,双方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初步共识,特别是在扩大互利合作、稳定供应链方面,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美国参议院此时通过废除关税的决议,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对中美对话成果的一种“呼应”。虽然美国政府层面尚未表态是否执行这项决议,但从国会的态度看,政策方向已经出现松动。 这种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仍保持着较强的消费潜力和产业链优势。 美国企业如果继续被高关税挡在门外,等于主动放弃庞大的市场份额。而一旦其他国家抢占先机,美国企业将面临“出局”的风险。 这次参议院的投票结果,也传递出美国政治生态中的一个趋势:党派立场开始服从于现实利益。 一些共和党议员愿意在关税问题上“背离”特朗普,说明他们开始重新计算政治账和经济账,意识到盲目坚持“强硬立场”已不再适合当前的国际环境。而这背后,是美国社会对“脱钩”政策效果的质疑和对务实外交的期待。 中美经贸关系复杂而深远,一项关税政策无法彻底改变格局,但可以成为风向标。从釜山会晤到参议院投票,这一连串事件拼凑出的图景,正是中美关系在经历多年波折之后,正在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点。 于中国而言,唯有秉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可在这场波谲云诡的全球博弈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之位。 而对美国来说,如何在国内政治压力与国际现实之间找到有效政策路径,也将决定其未来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和地位。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政策纠偏”,更像是一场迟到的反思。而全球都在看,美国是否真的准备好,放下贸易战的旧包袱,回到理性对话的正轨。 素材来源:美参议院通过终止特朗普全面关税政策决议 财联社 2025-10-31 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