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的二里头,缠向遗址和箸墓古坟。日本的早期历史由中国人记录。根据三国志记载,魏

日本的二里头,缠向遗址和箸墓古坟。

日本的早期历史由中国人记录。根据三国志记载,魏景初二年(238),司马懿平定辽东,打通东方交通道路,第二年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遣使者来贡,被魏帝曹芳赐予“亲魏倭王”金印。魏还派遣使者前往邪马台国,根据路线记录,就在今天关西奈良一带,邪马台就是日语的Yamato,汉字写作“大和”,奈良的称呼也叫“大和国”。

奈良县缠向遗址于1937年被发现,到本世纪初才发现其规模巨大,且有大型建筑遗址。缠向遗址呈近似椭圆形,总面积达3平方公里(300万平方米),建筑的年代大概是2世纪晚期到三世纪后半,正好是邪马台国的时期。此地出土陶器包含西至山口县、东达神奈川县的广域外来器物,还有来自九州的。弥生时代城镇的外来陶器混入率通常为5-6%,此处却高达25-26%,说明是个特殊的广域交流中心。日本学术界基本同意缠向遗址是邪马台国,但由于发现太晚,所以名声不显。现在遗址早已回填,原址上立起柱子,让人可以看到当年的建筑规模。

在缠向遗址附近,有日本古坟时代最古老的前方后圆大墓:箸墓古坟。这个墓长280米,圆形部直径160米。三国志记载卑弥呼死后作大冢,直径百余步,一步1.45米,160米正好是百余步。卑弥呼大约死于公元245-260年间。2011年,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调查团队采用日本产树木年轮资料队放射性物质进行校正后,公布箸墓古坟建造完成的时期为240-260年,也和卑弥呼死亡时间非常接近。所以很多学者相信,这就是卑弥呼的墓。

谢田的环球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