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完,特朗普宣布了! 特朗普说,如果以1到10分来衡量,这次中美会晤可以打12分。还表示对华关税下调至47%。 特朗普的风格向来如此,喜欢用夸张的表达制造噱头,这次更是把满分标准都打破了,但这背后藏着的,是美国扛不住关税战反噬的现实。 这次中美元首在釜山的会晤刚结束,特朗普就在空军一号上放了话。他说会晤能打12分,还直接透露要把对华关税下调到47%。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又是典型的“特朗普式宣传”,可这12分的夸赞里,满是美国经济撑不下去的无奈。 之前美国对华关税可不是这个数,今年特朗普把税率一涨再涨,算上10%的对等关税和20%的芬太尼关税,总税率都到57%了。 高盛早就出过报告,说关税成本正加速转到消费者身上,现在消费者已经扛了22%,年底可能要涨到55%。耶鲁大学那边更直接,算过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到了18.3%,是1934年以来最高的。 美国家庭早被关税折腾得够呛,数据显示每个家庭一年要多花2400美元在日常用品上。服装、鞋类这些依赖进口的商品,价格涨得最明显,有研究说短期内可能分别涨38%和40%。8月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涨了2.9%,创下半年来新高,这背后关税要负不小的责任。 消费者扛不住,美国企业更难受。特斯拉公开说供应链有断裂风险,沃尔玛也直言货架库存告急。之前300万美国企业联名上书,要求赶紧取消关税。 生产商的日子更难熬,7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涨了0.9%,是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这些成本最后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 农业领域的困境成了压垮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中西部农场破产率同比飙了47%,大豆堆得像山一样却卖不出去。中国曾经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现在早就转去南美市场了。美国大豆协会主席都急了,说农民还没从2018年的贸易战缓过来,2025年又要遭重。这些农民可是特朗普的核心选民,他们的抗议声浪直接逼得白宫不得不让步。 而中方的反制措施更是让美国没了底气,10月中方把稀土全链条纳入出口管制,这一下就击中了美国的要害。美国80%以上的稀土需求都靠中国供应,自家又没成熟的精炼技术。军工部件生产延误、电动车工厂要停工的预警接连传来,这才让美国真正意识到博弈的代价。美国财长贝森特会后都承认,中方谈判策略特别专业。 这次关税下调也不是凭空来的,早在吉隆坡的经贸谈判中,双方就有了基本共识。美方暂停了不少出口管制和调查措施,中方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手段。 特朗普透露,中国答应继续供应稀土,还会大规模采购美国大豆,这些都是他能给选民交代的筹码。他甚至计划明年4月访华,想把这些共识敲定下来。 不过大家也看明白了,美国这不是真心让利,是实在扛不住了。36万亿美元的国债压着,每年利息就快一万亿,根本没底气再维持高关税。 《华尔街日报》说得直接,这只是短期“停火”,美国内部鹰派还想着高压政策。接下来就看这些共识能不能落地,毕竟口头承诺再多,也不如实实在在的行动管用。 来源:上观新闻 【给中美元首会晤打12分,特朗普表示下调对华关税至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