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素莉
秋意正盛,白酒行业的头部企业迎来了“成绩单”揭晓的关键节点。近日,山西汾酒发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宛如一颗定心丸,为市场注入了强大信心。
财报数据显示,汾酒第三季度成绩斐然,实现营业收入89.60亿元,同比增长4.05%;前三季度更是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329.24亿元,同比增长5.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4.05亿元,同比增长0.48%。
纵观已发布的白酒上市公司第三季报,多数酒企在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均出现营收双下滑的窘境。而汾酒却能在行业寒冬中逆势而上,第三季度收入和前三季度收入双双增长,这一成绩着实难能可贵。它不仅进一步稳固了行业前三的宝座,第三季度收入更是紧追茅台,跃居第二,扩大了自身的领先优势,充分彰显了汾酒在战略定力、品牌韧性与运营能力方面的深厚底蕴。

在这个秋天,汾酒再次成功经受住了市场的严峻考验,尽显中国名酒头部企业的行业责任与担当。那么,汾酒的抗周期韧性究竟源自何处呢?
构建健康产品结构,助力汾酒抵御市场波动
当下的白酒市场竞争,堪称全方位的激烈角逐。它既是拳头产品的激烈比拼,也是产品体系的协同作战;既是区域市场的寸土不让,也是全国市场的攻城略地;既是渠道终端的短兵相接,也是品牌之间的心智争夺。
汾酒之所以能在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韧性,得益于其近年来持续积累的系统性优势。其增长动能实现了从“点”的突破,到“线”的强化,最终汇聚成“面”的综合竞争优势。从产品布局、区域拓展到渠道精细化运营与品牌文化建设,汾酒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共同构筑起坚固的护城河。
其中,清晰的产品矩阵是汾酒稳健增长的基石。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作为核心主力的汾酒系列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21.71亿元,同比增长5.54%,成为业绩稳健增长的“压舱石”。

这背后,是汾酒长期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策略,成功构建起覆盖高、中、低全价格带的健康产品架构。高端青花系列犹如高耸的旗帜,拉升了品牌高度;腰部老白汾、巴拿马系列则像坚实的桥梁,承接大众宴饮与商务消费;基础款玻汾则如同稳固的基石,巩固了大众消费基本盘。
这种金字塔结构有效增强了汾酒在市场波动中的应对能力,使其不依赖单一爆款产品,具备更强的结构性抗风险能力。
郑州亮剑咨询公司董事长牛恩坤指出,从消费时代的切换来看,当前正处于社会精英向大众崛起的过渡阶段,这对汾酒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都是利好消息。汾酒的中高端产品(青花20)以上已形成清晰的结构,包括青花50、青花30和青花20。从青花20向下看,汾酒10以及玻酒不仅结构完整,还形成了大众消费矩阵,这也是汾酒业绩稳定的重要原因。
从渠道层面分析,汾酒的存量业务没有出现严重的价格倒挂和渠道库存问题,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在增量方面,汾酒体验店布局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且进展顺利。
从用户端来看,青花20和玻汾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消费群体,而且在玩法和线上创新方面也有可圈可点之处。牛恩坤认为,通过第三季度甚至前三季度的报表可以看出,汾酒在行业、渠道、用户运营等多方面的举措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长三角、珠三角发力,汾酒全国化战略成效显著
汾酒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汾酒全国化2.0战略进入了收获期,省外市场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2025年前三季度,汾酒省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18.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72%。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汾酒在2025年围绕“一轮红日、五星灿烂、清香天下”的全国市场布局思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高潜力区域取得了显著增长。品牌跨区域渗透与渠道下沉策略成效斐然。

白酒分析师王军辉分析,汾酒长三角、珠三角等潜力区域的突出表现,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与清香型白酒“年轻化、国际化”的品类优势形成呼应——在清香型白酒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全国清香白酒销售收入近千亿元的背景下,汾酒的省外拓展策略正与品类复兴的节奏相契合。
在渠道层面,汾酒通过“汾享礼遇”等体系化举措,构建起终端多维激励体系,并持续推动电商会员的精细化运营。这些举措有力地保障了渠道利润与库存健康,避免了恶性压货与价格倒挂现象的发生。
在品牌层面,汾酒持续加大投入,在高铁、机场等高势能场景进行高频品牌露出,并与凤凰网联合打造《醉美中国年》等文化IP项目,不断强化“国酒之源、清香之祖”的品牌认知,深度占据消费心智。
品牌与渠道的“多轮驱动”,为汾酒全国化战略的深化推进提供了坚实支撑,也让汾酒有能力平稳穿越周期,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业绩稳步逆势增长,汾酒尽显名酒担当与稳定市场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占位后,汾酒成功将战略重心从“加速发展”模式转向“稳健增长”模式。这种以质取胜的思维,正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能力。
在2024年12月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上,汾酒相关负责人明确强调:“2025年,汾酒最重要的一条营销政策是,稳健压倒一切。”
这充分体现了管理层对行业周期变化的深刻洞察与战略定力。在行业上行期,汾酒能够果断冲刺;在行业承压时,能够主动控速、夯实内功,坚守品质与文化根基,以清晰的战略节奏替代盲目跟风,以渠道生态的健康为导向,替代业绩施压,这种收放自如的运营能力,正是头部企业心智成熟的体现。
白酒分析师王军辉认为,从行业维度来看,汾酒的“稳”更具标杆意义。当浓香型白酒增速放缓、酱香型白酒聚焦高端赛道时,汾酒凭借高中低全价格带、全国化的均衡布局,走出了一条差异化且稳健的发展之路。其从“加速发展”到“稳健增长”的战略转变,并非保守收缩,而是对行业周期的精准把握。在消费疲软期夯实品质与渠道根基,恰恰是抢占下一轮增长机遇的明智之举。
展望未来,汾酒增长动能依旧充沛
当前,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已演变成一场对企业综合实力的全方位“压力测试”。在政策调控、消费转型与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白酒行业整体告别了过去狂飙突进式的发展模式,产量、营收与利润等关键指标持续收缩,多数酒企面临增长瓶颈。

展望未来,白酒行业向名酒品牌、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仍将持续。对于汾酒而言,其增长动能依然强劲。
全国化2.0战略仍处于红利释放期,省外市场,特别是南方潜力市场仍有广阔的深耕空间。在产品层面,“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的持续推进,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与盈利模型。
面对Z世代等新兴消费力量,汾酒在年轻化方面的布局已初见成效,有望抢占未来消费主力心智。作为国际化基础最好的香型之一,清香型白酒的全球化势能,叠加汾酒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为其在国际化拓展方面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言以蔽之,深厚的品牌积淀、清晰的战略路线、扎实的渠道基础和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共同铸就了汾酒穿越行业周期的底气。汾酒当前所展现出的“稳”,是一种比“快”更稀缺、也更高级的领军者能力。汾酒的这份答卷,也为正处于深度调整与转型焦虑中的白酒行业,提供了一份高质量的发展参考样本。
白酒分析师王军辉表示,随着全国化红利的持续释放、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清香型品类潜力的逐步实现,汾酒的稳步增长发展战略将成为汾酒穿越行业周期、实现持续领先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