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特朗普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不去招惹中俄,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想捏谁就捏谁,无

特朗普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不去招惹中俄,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想捏谁就捏谁,无论南美,欧洲,还是中东,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所以美国在战略收缩,其实只是对中国收缩,对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是战略搞霸权的。 在华盛顿的权力迷雾中,一位商人总统忽然顿悟:只要绕开中俄这两头猛兽,美国照样是老大,想对谁下手就下手,南美欧洲中东,随便挑。这收缩的把戏,不过是对中国的紧箍咒,对别处还是老一套霸道。真相藏在四年外交账本里,揭开它,会不会颠覆你的世界观? 特朗普一进白宫,就喊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听着高大上,其实骨子里透着股小家子气的算计。全球热点那么多,他没像前任那样四面出击,而是挑软柿子捏,先盯上中国贸易那笔旧账。2018年3月,他下令对进口钢铁铝加关税,紧接着4月扩展到中国商品清单,600亿美元的规模直戳痛点。这不是全面开打,而是经济上层层勒紧,逼着供应链重塑。结果呢,美国本土工厂喘了口气,但全球贸易乱了套,盟友们私下直嘀咕,却没敢真翻脸。 转头看俄罗斯,特朗普的调门就软下来了。2018年7月的赫尔辛基峰会,他和普京关门聊了两个多小时,没深挖克里米亚那些陈年旧事。表面上看,关系缓和了点,美国腾出手来,不用两线作战。这选择性克制,说白了就是保住精力,去别处逞威风。华盛顿的智库后来分析,这套逻辑让美国影响力没散,军费还能省着花,继续在亚太和中东晃荡。要是真跟中俄硬碰硬,那些小动作早玩不转了。 亚太这边,日韩成了特朗普的提款机。2019年,他对韩国驻军费用谈判,硬是压到每年50亿美元,韩国政府咬牙多掏8.2%。日本那边,安倍晋三访美时,也被要求冲绳基地开支翻倍,F-35战机订单跟着水涨船高。这不是平等合作,而是明摆着的保护费模式。日韩经济压力山大,但安全伞没撤,美国舰艇照样在西太平洋巡航。中俄的核心地盘没碰,这让华盛顿的霸权味儿没淡多少。 南美大陆上,特朗普的手伸得最长。2017年8月,他就签行政令制裁委内瑞拉官员,石油禁运跟上,经济封锁层层加码。2019年1月,美国公开承认瓜伊多为临时总统,直接援助反对派。委内瑞拉油田瘫痪,民生雪上加霜,古巴也没逃掉,旅行禁令收紧,金融制裁一波接一波。拉美后院必须按华盛顿剧本走,这铁腕操作干净利落。中俄企业低调接盘,买油卖货,没添乱,凸显了美国收缩的精髓:对中国挤压到底,对南美照旧一手遮天。 欧洲的北约框架,更是特朗普的讨债场子。2018年7月布鲁塞尔峰会,他点名德国法国,防务开支拖欠账单,必须补到GDP2%。默克尔政府表面答应,实际预算上调了,美军坦克在波兰平原演习,影响力稳稳的。2019年12月伦敦峰会,他又旧事重提,盟友们私下抱怨,但北约整体开支真涨了。美国伞影笼罩欧洲,俄罗斯边境巡逻继续,中俄影子远在天边。这种选择性收缩,接地气得很,不费大劲,就能让欧洲乖乖掏腰包。 中东那锅热粥,特朗普搅得更欢。2018年5月,他撕毁伊朗核协议,JCPOA成废纸,制裁油轮,霍尔木兹海峡风声鹤唳。伊朗石油出口腰斩,经济被卡脖子。2020年1月,苏莱曼尼在巴格达机场被击毙,美国站队以色列明明白白,美使馆迁耶路撒冷,戈兰高地画红线。9月,亚伯拉罕协议签字,阿联酋巴林等国跟以色列握手,中东格局松绑。中国俄罗斯在那边低调做生意,买伊朗油,没让局面崩盘。特朗普的把戏高明,避开中俄直接摩擦,美国无人机照样自在盘旋。 这套外交账本,特朗普翻来覆去算了四年,发现一个铁的事实:不去招惹中俄,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稳如老狗,想捏南美就捏委内瑞拉,想欺负欧洲就催北约军费,中东热点随手抓。战略收缩?笑话,不过是对中国的紧箍咒,对别处还是老大哥作风。华盛顿的单边主义本色,暴露无遗,资源倾斜到易得利的地带,避免多线拉锯。拜登接棒后,阿富汗撤军延续了点收缩味儿,但对中东欧洲的干预节奏没变,拉美制裁也没松。 从我们中国的视角看,这事儿透着股霸权余晖的酸味。美国这选择性铁拳,加速了全球分裂,拉美经济链条卡壳,欧洲防务负担加重,中东和平进程摇摆不定。反观中俄,稳扎稳打,推动能源贸易顺畅,“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落地生根,多边合作空间越拓越大。世界各国越来越清醒,强权干涉不是出路,公平正义才是王道。华盛顿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响,也挡不住多极化浪潮。合作共赢的路子,才是长远计。 说到底,美国这套把戏,根子在零和思维,赢家通吃的老套路。时代变了,多边主义才是硬道理。联合国框架下,各国声音平等,“全球发展倡议”落地有声,美国要是还死盯着收缩小算盘,早晚碰壁。我们看热闹不嫌事大,但更得警惕,维护核心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