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独分子” 郁闷坏了!原本台军还想和大陆打巷战、打算决一死战,没成想,中国大陆

“台独分子” 郁闷坏了!原本台军还想和大陆打巷战、打算决一死战,没成想,中国大陆给台独分子亮出了 “无人机”“机器狗”。 台北街头本该是士兵们端枪伏击的“绞肉机”,却被天上嗡嗡的无人机和地上爬行的机器狗瞬间瓦解。这场科技“突袭”来得太快,台独分子们还沉浸在巷战美梦中,就被大陆的无人体系浇了盆冷水。统一大势下,这样的信号意味什么?街巷还能挡住多久?   这些年,台军总爱把城市巷战当宝贝,觉得台北、台中那些高楼大厦和小巷子就是天然堡垒,能让大陆军队寸步难行。早在1996年那次导弹试射后,他们就开始琢磨这套路子,强调用街区地形拖时间,学着老二战的模式,摆出“全民抵抗”的架势。结果呢,到2024年7月的“汉光40号”演习上,这思路还被炒得热火朝天。演习拉长到十天,动员两万多预备役,重点练的就是滩头反登陆后退到城区死守。岛内媒体天天吹,说要布多层阻绝线,藏在民宅和地铁里打伏击,意图消耗大陆兵力,为美方援军争取窗口。 这种算盘听着挺硬气,岛内政客们在集会上喊得震天响,退役军官也跟着附和,列数据说城市区占岛内四成土地,能塞下百万后备力量。实际上,这套战术早就是冷战老黄历了,忽略了大陆军力这些年的飞跃。台军预算大把砸在轻武器和路障上,训练时还模拟逐室清扫,寄望地形复杂能抵消兵力差距。可大陆这边,从来没给他们硬拼的机会。2024年5月,中柬“金龙-2024”联合军演在柬埔寨王家军训练基地拉开帷幕,央视一播那些画面,岛内那些人脸都绿了。 演习适应性训练阶段,一系列智能无人装备直接上场,最抢眼的当属机器狗和无人机。机器狗分侦察型和火力型,前者重15公斤左右,续航两到四小时,配4D超广角感知系统,能在复杂地形快速锁定目标。火力型更重些,肩扛步枪,适应碎石或泥泞路面,专为城区渗透设计。无人机则是中型集群,覆盖十平方公里,热成像和算法实时传数据,形成空地一体打击链。整个体系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连成网络,后方指挥车一键调度,效率高到让传统步兵望尘莫及。 央视5月26日报道中,这些装备在模拟城区亮相,机器狗钻巷道探路,无人机高空标记,温压弹一挂上,封闭空间的杀伤力就翻倍。岛内军方一看,这哪是巷战,分明是他们的防御网被精准拆解。过去台军幻想藏地下室或小巷口蹲点,就能靠人数磨大陆部队,现在热成像一扫,坐标秒传,机器人集群顶上,哪还有拖延空间?更别提无人机饱和投放,防空导弹库存撑不了几轮。张延廷那老将2023年8月在访谈里就直言,共军无人机绕台一圈,就是在侦搜情资、消耗战力,台空军连起飞都来不及。 这下子,台独分子们那点底气全泄了。原本他们觉得巷战是“不对称作战”的王牌,能把大陆拖进消耗泥潭,等美国舰艇赶来。现在大陆亮出无人体系,等于告诉他们:战场节奏我们说了算,不玩人海战术,直接用科技碾压。岛内媒体转载那些演习片段时,评论区炸锅,有人酸溜溜说“这是给我们的下马威”,退役军官也承认,面对上千架无人机,台防空体系几轮就瘫。想想看,台军还鼓吹“全民皆兵”,可那些预备役多是周末训练的,面对算法主导的打击,操作都跟不上趟。 说到底,这反映了战争形态的深变。过去打仗拼人力、地形、意志,现在科技一插手,全变样了。大陆这些年砸重金搞无人化,东部战区常态化训练,2024年上半年就迭代百余次。机器狗不怕损耗,无人机反应快,集群作战下,城区优势瞬间成笑话。台军抱着旧装备和冷战思路不放,搞什么地铁封锁、燃烧瓶投掷,纯属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