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检察印象|“被结婚”16年麻阳检察机关介入还公道

“被结婚”16年

麻阳检察机关介入还公道

郑宏滨陆云胡钰淇

“凭空多出一段持续16年的婚史,这感觉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现在检察机关还我清白了!”近日,当得知冒用婚姻登记被撤销,冒用自己身份结婚又离婚的当事人受到司法惩戒后,江西吉安的胡女士在电话中,声音难掩激动。2024年初,她发现自己“被结婚”16年,在麻阳检察院的公正调查中,终于在2024年底正式撤销了涉事的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

结婚登记遭遇当头一棒

2024年初春,胡女士与未婚夫满心欢喜地前往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却遭遇当头一棒。工作人员查询系统后发现,胡女士名下竟早有婚史记录:2008年在湖南麻阳登记结婚,2014年又办理了离婚。“不可能!我从未结过婚!”胡女士看着档案材料上陌生女子的照片和确凿无误的个人信息,“感觉自己像被扔进了冰窟窿”。

带着震惊与困惑,胡女士赶往麻阳民政局求证。得到的回复是:相关登记流程符合当时规定,民政部门无权直接依申请撤销,建议她向怀化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途径解决。

恶意冒用规避法定结婚年龄

2024年7月,胡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审理法官发现,该案婚姻登记错误事实清楚,但因已超过法定5年起诉期限,需通过检察机关进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同年9月,案件线索被移送至麻阳检察院。

“当事人拿着有明显问题的婚姻档案,说到‘被结婚’‘被离婚’时声音都在发抖。”承办检察官欧俊华回忆道。麻阳检察院依职权迅速启动调查程序,调取了2008年及2014年的原始婚姻登记档案。泛黄的纸张、潦草的字迹,尤其是照片上与胡女士本人明显不符的面孔,都指向了登记的异常。为查明真相,检察官深入偏远乡镇走访摸排。起初村民多有顾虑,经检察官反复沟通、释法说理,关键信息逐渐浮出水面:有村民透露,当年确有一名叫丁某某的女子,因未到婚龄,可能使用了他人身份结婚。

面对检察官的询问和出示的铁证,丁某某承认了冒名事实:2008年,未达法定婚龄的丁某某,持男友谭某某拾获的胡女士的身份证,在麻阳民政局成功办理了结婚登记。2014年,丁某某达到婚龄后,竟再次以胡女士之名与谭某某办理了“离婚”。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离婚”次日,二人便使用真实身份在同一民政局登记结婚,直至2022年因感情破裂离婚。

检察建议捍卫法律尊严

“此案暴露出当年婚姻登记审核环节存在重大疏漏。仅凭一张捡来的身份证,两张不同的脸、不同的出生日期,竟能两次完成登记,这必须引以为戒。”调查证实,当时的登记审查主要依靠肉眼比对和当事人自述,缺乏有效的人证核验和信息化手段。

2024年10月30日,麻阳检察院向麻阳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明确指出,丁某某、谭某某恶意冒用胡女士身份信息办理的结婚及离婚登记依法应予撤销,以恢复胡女士婚姻登记状态的清白。同时,建议对弄虚作假的谭某某纳入婚姻登记领域严重失信当事人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检察建议得到了麻阳民政局的高度重视和迅速响应。2024年11月12日,麻阳民政局依法作出撤销决定,正式撤销了涉事的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今年5月,谭某某被正式纳入婚姻登记严重失信当事人名单,其失信信息将共享给相关职能部门,面临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