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来自无锡、扬州等地的高手同场切磋,才发现技能提升没有天花板。”在首届“桃浦杯”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汽修行业职工技能比武邀请赛现场,一位三次参加同类赛事的普陀技工感慨。
10月30日,由普陀区总工会、桃浦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职工技能赛事在新杨工业园区启幕。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始发站”,普陀区正通过此类高水平赛事,将技能人才优势转化为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动能。
本次赛事是在连续九年举办的“新杨杯”汽修技能比武大赛基础上的升级,成为衔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职工技能竞赛的新平台,吸引了来自无锡、扬州、泰州、南通等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相关城市的18支队伍、50余名高手同台竞技,阵容中不乏劳模、工匠与技术能手。通过技能竞赛,普陀不仅为区域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舞台,更促进了创新要素在沿沪宁城市间的自由流动与深度对接。

本次大赛设置了“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与“汽车车身钣金修复”两个项目,精准回应了区域行业发展之需。“比赛标准始终对标企业真实生产,尤其注重工艺的规范性与数据的精确性。”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国际裁判叶建华说。这种以赛促训的模式,能有效引导选手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为整个区域行业树立质量标杆。
对于在上海从事汽修20年的老师傅文顺来说,这次比赛带来了全新的压力与动力。“第一次和这么多外地高手同场,逼着我把电路图反复钻研了好几遍。”他坦言,“没有这个比赛,平时可能不会这么深入地去学习。这个过程也让我的技术上了一个层次。”
在普陀,此类赛事已成为工匠成长的摇篮。本次大赛的裁判员贾亮,以及参赛队伍领队陆长云,两人都是从往年的赛事中脱颖而出,逐步成长为普陀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据介绍,今后普陀区将继续发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始发站”的区位优势,持续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品牌,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