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赚2亿,白酒却卖不动了?”最近,贵州茅台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就像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白酒行业激起了千层浪。2025年第三季度,茅台净利润增速仅0.48%,营收增速0.56%,这可是自2015年以来最低的增速啊!曾经那个一路狂飙的白酒巨头,如今也放缓了脚步,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先看看茅台的业绩数据。前三季度,茅台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04亿元,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平均下来一天赚近2.37亿元,这赚钱能力依旧让人惊叹。但细看之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第三季度总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低得可怜,系列酒收入更是同比下降7.78%,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第二增长曲线”,如今也失速了。还有那个被视为业绩“蓄水池”的合同负债,较年初下降了19.21%,这说明经销商打款的积极性大不如前,他们对茅台未来的销售信心明显不足。 其实,茅台的困境只是白酒行业的一个缩影。五粮液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5.62%,第八代五粮液批价倒挂持续,渠道库存周转天数超过900天。中小酒企的日子更不好过,2025年上半年,24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6家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17家遭遇“双降”,4家陷入亏损,行业整体呈现“量减、收平、利降”的态势。这就像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头部企业尚且艰难求生,中小酒企更是举步维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消费市场的变化是关键因素。现在的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了,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年轻消费者更是奉行理性消费,注重产品性价比,不再盲目追求高端白酒。800 - 1500元价格带倒挂严重,500 - 800元价格带产品生存艰难,而100 - 300元价格带成为动销主力,100元以下光瓶酒市场也保持高景气度。这说明消费者不再愿意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合适、品质优越的产品。 消费场景的转变也给白酒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商务宴请、礼品馈赠场景占比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居家独酌、露营野餐等碎片化场景。在这些新场景中,百元价位的口粮酒成为消费主力,而高端白酒的需求明显减少。就像国庆期间,汾酒黄盖玻汾、五粮液尖庄等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20%以上,而500 - 800元价格带产品却动销疲软。 面对这些挑战,茅台等白酒企业也在积极求变。茅台加大了直营渠道的布局,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等直接触达消费者,减少对传统经销商的依赖。同时,茅台还加快了国际化步伐,上半年国外营收同比增长31.29%,试图在全球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但这些举措能否奏效,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白酒行业的这场变革,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企业只有顺应消费市场的变化,聚焦中低端价格带、布局低酒度高风味白酒产品、适配多元场景、完善数字渠道、坚守品质底线,才能在存量竞争中占据先机。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多性价比高、品质优良的白酒产品。 白酒行业的未来究竟会怎样?茅台能否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其他酒企又能否在变革中脱颖而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的看法和观点。 来源:头条热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