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新疆一女孩生日和父母去一家店里面吃饭,但在拿水时不慎将蛋糕打翻在地。 女孩手里的

新疆一女孩生日和父母去一家店里面吃饭,但在拿水时不慎将蛋糕打翻在地。 女孩手里的玻璃水壶还没放回桌角,就眼睁睁看着巧克力慕斯蛋糕砸在地板上,上面 “10 岁生日快乐” 的银色蜡烛断成两截,奶油沾了层薄薄的灰尘。 她手指紧紧攥着水壶把手,指节都有点发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声说 “对不起”,声音细得像蚊子叫,生怕被人责怪。 爸爸赶紧伸手扶了扶她的肩膀,妈妈刚要弯腰去捡蛋糕盒,就看见一个穿深灰色西装套裙的阿姨快步走过来,胸前别着的 “服务之星” 徽章亮晶晶的。 女孩心里更慌了,头埋得更低,心想 “肯定要被说浪费了”,毕竟这蛋糕是爸妈特意去老字号蛋糕店订的,花了不少钱。 可阿姨蹲下来的时候,特意把裙摆往身后拢了拢,怕蹭到地上的奶油,手里还拿着干净的湿抹布,声音软乎乎的带着点新疆方言的亲切感:“丫头别慌,阿姨来收拾,你坐着歇会儿。” 她边说边轻轻把女孩往椅子上扶,另一只手从口袋里掏出纸巾,帮女孩擦了擦沾在袖口的奶油,动作轻得像怕碰疼她。 收拾的时候,阿姨发现蛋糕顶部的慕斯没沾到灰,就用干净的塑料刀小心切下来,放进新的纸盘里,还撒了点之前准备好的彩色糖针:“你看,这部分好好的,一点不影响吃。” 女孩盯着纸盘里的蛋糕,眼泪慢慢收回去了,嘴角也悄悄往上翘了点,妈妈在旁边笑着说 “快谢谢阿姨”,她赶紧点头说 “谢谢阿姨”。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一会儿阿姨又端着个印着民族花纹的白瓷盘过来,里面是切好的库尔勒香梨和哈密瓜,还淋了点蜂蜜:“店里没多余奶油了,这是刚切的水果,甜得很,你尝尝。” 女孩拿起一块香梨咬了口,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阿姨又笑着说 “等会儿还有惊喜”,转身就往后厨走。 大概十分钟后,阿姨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揪片子过来,汤里有西红柿和羊肉丁,还卧了个溏心蛋,上面飘着一小撮香菜:“这是咱们新疆的生日面,吃了长高高,丫头生日快乐呀!” 女孩双手捧着碗,心里暖乎乎的,连吃了两口面,妈妈趁机用手机拍了张照片,照片里女孩笑得眼睛都弯了,阿姨站在旁边也笑着。 后来这张照片被女孩妈妈发到了本地美食社群,好多网友评论说 “这家店的服务也太贴心了”,还有人认出这是乌鲁木齐天山区的 “丝路人家清真餐厅”。 其实这样的暖心服务在新疆餐饮行业不少见,新疆餐饮行业协会 2024 年 5 月发布的《优质服务案例集》里,就提到过类似 “情绪关怀服务”,强调服务员要主动关注顾客的情绪波动。 《新疆日报》2024 年 7 月 12 日的 “民生暖闻” 专栏,还报道过喀什一家餐厅的服务员,在顾客丢失钱包时帮忙保管,还主动准备热饮安抚情绪的事,和这位阿姨的做法一样,都是把贴心藏在细节里。 搁谁遇到这样的阿姨不得觉得心里甜啊,本来挺糟心的事,被她这么一弄,反而成了女孩生日里最难忘的回忆。 你们要是在外面遇到这种暖心的服务,会不会也像这女孩一样,记好久呀?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