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钱学森逝世16周年纪念日有感! 今天是“两弹一星”元勋钱老逝世16周年纪念日,

钱学森逝世16周年纪念日有感! 今天是“两弹一星”元勋钱老逝世16周年纪念日,虽然2009年距离今天已经渐行渐远,当年出生的孩子都快成年了,但是钱老的名字,仍然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钱老是“两弹一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既然他是之一,就意味着还有其他参与者。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庞大工程,钱老不可能一个人做完全部工作。 当年两弹研制工程的参与者不低于30万人,其中包括科技工作者、部队指战员、工程师、工人、民兵等,还有全国的26个部委、900余家单位参与。人造卫星的研制,中国科学院有17000多人参与,另有众多单位和人员协同攻关 。 如果只把“两弹一星”的功劳归结于钱老一个人,不是客观事实,也不公平。因为这样做就抹杀了其他“两弹一星”元勋和多数人的心血和功劳。同时也是不尊重钱老的表现——钱老生前不贪名利,从来没有把功劳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 再者,“两弹一星”是中央调集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冲破重重压力、困难和威胁,耗时多年才成功。绝非一己之功。 钱老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起了领导、协调、规划、指导的作用,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功绩。同时,国家也未曾亏待他,不仅授予他诸多荣誉、奖励,也为他和家属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福利,远高于普通公民。 钱老的故事不宜被炒作,个别人怀着不良用心,将钱老和杨老对比甚至对立,炒作“钱学森和杨振宁谁贡献更大”,靠这种方式博取流量是负能量。 将两位背景、贡献性质迥异、领域分工不同的爱国科学家对比,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对立和误解,既不符合科学精神,也无益于公众理解他们的价值。编造对比何其荒唐。 钱老生前曾经说过:“他当时不回来,是国家的意思,他在国外的作用比国内大!”这就是说,连钱老本人都是认可杨老的。 如果有人硬要以钱攻杨、以钱贬杨,抬高一方拉低一方,这既对钱老不尊重,也违背他的意愿!换句话说,是个别人利用了钱老,把钱老当作攻杨和贬杨的工具,这是卑鄙无耻的言行。 钱老和杨老都是爱国有功的、卓越可敬的前辈,今天的我们只有铭记感恩的份,绝无可以说三道四的余地! 附:“两弹一星”元勋共23位,名单如下(按出生年份排序): 1. 王淦昌(1907-1998,核物理,江苏常熟) 2. 赵九章(1907-1968,地球物理,河南开封) 3. 郭永怀(1909-1968,空气动力学,山东荣成) 4. 钱学森(1911-2009,导弹与航天,浙江杭州) 5. 钱三强(1913-1992,原子核物理,浙江湖州) 6. 王大珩(1915-2011,光学,江苏吴县) 7. 彭桓武(1915-2007,理论物理,吉林长春) 8. 任新民(1915-2017,航天与火箭发动机,安徽宁国) 9. 陈芳允(1916-2000,无线电电子学,浙江黄岩) 10. 黄纬禄(1916-2011,导弹控制,安徽芜湖) 11. 屠守锷(1917-2012,火箭技术,浙江湖州) 12. 吴自良(1917-2008,材料学,浙江浦江) 13. 钱骥(1917-1983,卫星工程,江苏金坛) 14. 程开甲(1918-2018,核武器试验,江苏吴江) 15. 杨嘉墀(1919-2006,自动控制,江苏吴江) 16. 王希季(1921- ,卫星返回,云南昆明) 17. 姚桐斌(1922-1968,材料与工艺,江苏无锡) 18. 陈能宽(1923-2016,材料科学,湖南慈利) 19. 邓稼先(1924-1986,核物理,安徽怀宁) 20. 朱光亚(1924-2011,核物理,湖北武汉) 21. 于敏(1926-2019,核物理,天津) 22. 孙家栋(1929- ,卫星与航天,辽宁复县) 23. 周光召(1929- ,理论物理,湖南长沙) 1999年9月18日,由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这23个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其中,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为追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