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近年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理想召回逾万辆 MEGA,新能源的墨菲定律?】自 11

近年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理想召回逾万辆 MEGA,新能源的墨菲定律?】自 11 月 7 日起,理想汽车将召回 11411 辆 2024 款理想 MEGA,免费更换冷却液、动力电池及前电机控制器。此次召回源于 10 月 23 日晚在上海发生的理想 MEGA 起火事件。MEGA2024款电动汽车部分召回

理想内部调查显示,同批次车型使用的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在高温高压下可能腐蚀冷却回路中的动力电池和电机控制器冷却铝板,导致渗漏,极端情况下可引发热失控。事发前各电芯状态正常。但具体事故原因目前尚未形成最终技术结论。

需要更换的动力电池,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5C 版本,由理想和宁德时代联合研发。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但发热量也更大。为提升冷却性能,这款电池包较早采用大面积水冷方案,新增侧置弹性夹层辅助散热。

电动车早期为提升续航,普遍采用高镍三元电池。镍含量越高,能量密度越高,但自燃风险也随之增加。2023 年后,因高镍方案自燃风险难以彻底消除,多数电池厂已转向更安全的中镍三元或磷酸铁锂电池。

MEGA 的电池能量密度 163.3 瓦时/千克,处于行业中游,这块电池更大的技术亮点是高充电峰值功率。不过,几年技术迭代下来,当前售价超过 25 万元的纯电车型基本都配备 4C 快充和 800V 高压平台。

车企和电池公司给电池设了更多道安全保障,给电池包装上更大面积的液冷板、涂上更多隔热胶、增加更多泄压通道以控制电池爆燃的烈度。并普遍在量产前进行 18 个月以上测试,以期排除大部分潜在缺陷。

这能在技术或者理论上让电池接近 “绝对安全”,但工程实现是另一回事。

更先进的设计与长期投入,最终却败给防腐性能不足的冷却液 —— 我们接触的多位电池工程师认为这属于低级错误,犯错的可能不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墨菲定律说凡是可能出错的事,终将出错。但成熟的应对方式是汽车召回。

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伴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扩大,中国车企召回次数和涉及车辆数大幅增长(含 OTA 形式),从 2020 年的 35.7 万辆增至 2024 年的 449.1 万辆,增幅超 11 倍。

一位理想高管说,只要 “已知一个万分之一热失控风险” 就必须召回更换。

其实汽车 “召回” 制度到 1990 年代末才逐步完善。召回本身不是坏事,除非事先故意隐瞒。比如通用汽车 2014 年召回过约 300 万辆车,但它们 2001 年就知道车辆存在故障,结果仍放任隐患在外发酵。汽场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