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吴利红

10月31日下午,在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中,省住建厅厅长高起生,副厅长李舒亮、徐东锋、王亮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和网友的提问。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3个月正增长

“十四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部署要求,黑龙江在落实方面有哪些硬招实招?取得了哪些成效?

高起生介绍,“十四五”时期,我省主动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坚持市场与保障相结合,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不断提高龙江百姓居住水平。

一方面,住房供应体系更加健全。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了“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让市场供需更平衡、结构更合理。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上,通过公租房实物配租、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等“组合拳”,有效解决了低保低收入、新市民、青年人、中低收入等不同群体的住房难题,“十四五”期间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1.39亿元、惠及百姓22.78万户。在推动高品质住宅建设上,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重点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特别是伴随哈尔滨汇龙和颂壹号院等一批优质住宅入市,开盘即售罄、排队抢购的现象屡见不鲜。

另一方面,“止跌回稳”态势持续巩固。充分利用国家出台利好政策契机,先后推出了“卖旧买新”“商转公”、公积金贷款提额度等一系列政策“大礼包”,实实在在减轻了大家的购房压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圆满完成保交楼任务的基础上,今年更是提前三个月完成了保交房交付目标,累计交付各类房屋超过12万套。同时,为了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强化了项目预售资金的全程监管,严防企业抽逃挪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数据来看,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1.3%,增速不仅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还连续3个月实现了正增长。

四项工程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近年来在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方面,我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李舒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地下管道老化、运行不畅、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全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重点打造了四项工程。

一是“放心水”工程。通过推进净水厂、城镇二次供水设施、老化管网改造,全省新增城市供水能力98.9万吨/日,新建改造管网5300公里,饮水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暖屋子”工程。从“源、网、站、户”全链条、系统化整治供热难题,全省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31亿平方米,改造老旧管网4437公里,智慧供热面积覆盖达到3亿平方米。

三是“安全气”工程。常态化排查整治燃气安全隐患,新建改造燃气管道6687公里,为379.7万户居民安装更换安全防护装置,全省121家管道燃气企业全部建成监测管理平台,250家瓶装液化气企业全部实现信息化配送,城镇燃气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四是“防内涝”工程。构建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结合、超标应急”的排水体系,新建改造排水管网5940公里、新增排涝能力368立方米/秒,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增强。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834个

“十四五”期间,我省在城市更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还将如何深入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徐东锋表示,五年来,我省始终聚焦重点领域,加力推进项目落地,城市更新初见成效。

一是通过实施旧房改造持续改善城市面貌。聚焦建成时间长、设施陈旧、群众急盼的老旧小区,攻坚破难、加快实施,全省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6834个、惠及居民168万户;新开工改造棚户区11.8万户、惠及群众30万人,全省棚改户数已累计超过170万;坚持拆建与整治相结合,启动9个城中村整体改造,有力根治城镇化发展遗留问题。

二是通过实施管网改造持续补齐城市短板。依托城市体检全面查找城市生命线堵点、断点,积极争取国家试点、“两重两新”项目等政策支持,系统谋划,科学规划,累计开工改造水、热、气等各类老旧管网超过2万公里,以更新实现城市肌体强基固本。

三是通过实施街区改造激发城市活力。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花园街、齐齐哈尔罗西亚大街等8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为样本,实施“绣花”+“织补”等微更新,让一批老建筑、老街区焕发出新青春。

四是通过实施建筑体检巩固城市安全。高标准完成647万栋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197万栋城镇既有建筑安全体检,集中整治一批使用安全隐患房、解危CD级危房0.8万栋。

下步,将持续深化对城市更新丰富内涵的认识,切实加强更新背景下的省情分析和系统谋划,科学推动全省城市更新工作更加有力有序实施。

“龙江建造”品牌实力跃升

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方面我省做了哪些工作?

王亮说,“十四五”期间,我省以提高建筑品质为目标,以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抓手,不断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建造技术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明显跃升。

一是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期间,全省近50万建筑铁军累计建设房屋建筑1.38亿平方米,新建、改造地下管网2.2万公里,新建市政道路5360公里、桥梁276座,哈尔滨市地铁2号线一期、3号线二期相继通车运行,有力支撑了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

二是建造方式转型步伐加快。大力推广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建成了智能建造产业创新联盟、产业学院和BIM产业工人基地,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哈工大等高校、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多项创新成果在省内外工程项目中得以转化应用。

三是“龙江建造”品牌实力跃升。“十四五”期间,有16个项目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詹天佑奖、鲁班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等国家级奖项,3项技术获得全国建设科技领域最高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5人获评国家勘察设计大师。

四是境外市场拓展成果丰硕。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大庆油田建设集团、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在非洲、东亚、南亚、西亚、东南亚等多个地区承揽工程项目,充分展示了龙江建筑企业在全球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力。

农民进城购房享福利

有网友问:“我是黑龙江勃利县的居民,目前在哈尔滨打工,今年打算在哈尔滨市区买房安家,想问问有没有针对我们农民进城购房的补贴政策?”徐东锋回答了他的提问。

徐东锋说,鼓励农村户籍人口进城买房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路径,从去年开始,省级财政对出台农民进城购房补贴政策的各市地建立了奖补机制,目前全省11个市地相继出台了具体政策。

徐东锋表示,目前在哈尔滨市购买新建商品房的农民群体,可一次性获得3万元补贴。同时为了政策更好地落地,哈尔滨市也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一是突破了户籍地域限制。无论是省外还是省内其他城市的农民朋友,只要在市区内购房都可以享受补贴政策。二是优化了认证审核程序。建立与购房农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联动核查认定机制,简化审查申办流程。三是畅通了便民选房渠道。近期,依托松北新区搭建了线上线下选房平台,针对农民购房群体提供适配项目和优质房源跨区推介、看房选房的一站式服务。

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有补助

绥化市兰西县农村的网友说,家里房子比较老旧,打算明年翻修。想请问一下,哪些人可以申请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另外,改造的费用是不是全部由政府承担?李舒亮回答了该网友的提问。

李舒亮说,目前,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主要面向农村低收入群体,具体包括六类人群: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还有农村低保边缘家庭,和未享受过住房保障政策、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如果属于上述群体,并且住房经专业鉴定属于C级或D级危房,又或者是无房户,就可以按规定申请农村危房改造。

关于身份认定,是由当地县级民政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分别负责,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所在村委会或社区提出申请。另外,农村危房改造实行的是补助政策,改造费用并非由政府全部承担。现在的补助标准是:C级危房和无房户每户补助14000元,D级危房每户补助28000元;剩余部分的改造资金需要自行筹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