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的一番言论引起深思: 郑丽文称表示,中美这次会谈最为成功的一次,全世界都欠中国人民一个人情,这似象一句笑话,但深意真的不简单。 这话刚听的时候,不少人觉得像开玩笑,可真往深了想,里面藏着的道理一点都不简单。 之前美国总觉得从中国买的东西比自己卖出去的多,心里不平衡,就琢磨着给中国来的货加钱,也就是关税。 一开始是手机、电脑这些日常用的,后来连汽车零件、钢铁都没放过,关税一加就是好几个点,最高的时候有些产品要多交一倍还多的钱。 美国本来想着,这么一搞,中国的工厂就会搬到美国去,自己国家的制造业就能好起来,可没想到这事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样。 这么一加税,最先难受的是美国老百姓。 美联储 2024 年 11 月的报告里就提过,那时候美国人买件中国产的外套,比没加税的时候贵了快三成,买双运动鞋也得多花几十美元。 不光老百姓,美国的企业也头疼,福特汽车之前想不用中国的电池,结果自己国内的电池根本供不上,生产的电动车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一年就亏了好几十亿,最后没办法,只能推迟在欧洲卖电动车的计划。 更别说那些靠中国零件的外国企业,比如越南有不少组装电子产品的工厂,中国零件过不来的时候,他们只能停工,工人没活干,老板也着急得不行。 中国这边没跟着慌,该生产生产,该供货供货。 咱们有个优势,就是能造的东西特别全,从手机里的小螺丝,到电动车的大电池,不用找别的国家,自己就能凑齐一套,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的。 所以就算美国加了税,2024 年咱们的机电产品出口还是没掉下来,该给其他国家供货还是正常供。 美国压制不成,也就有了不久前中美之间的谈判。 美国把对华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五十多降到了四十多,像芬太尼相关的产品,关税直接砍了一半。 中国这边也暂停了稀土出口的新限制,还开始买美国的大豆。 这事儿一落地,效果马上就出来了,中国 9 月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一下子翻了倍,卖了二十多万辆。 稀土供应稳了,全球做风电、电动车的企业也松了口气,因为稀土是造这些东西的关键材料,要是断了货,这些产品肯定得涨价。 这一谈成,不光中美两国,好多国家都跟着沾光。 德国的汽车企业之前因为缺中国的零件,生产线老停,现在零件能正常运了,产量也提上来了。 其实郑丽文说的 “欠人情”,不是说谁该给谁好处,而是中国守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没让对抗把大家的日子搅乱。 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谁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各国的生意、老百姓的生活都连在一起,你给我加税,我断你货,最后大家都不好过。 中国这次没跟着搞对抗,反而用自己的产能稳住了大局,让好多国家的企业能开工,老百姓能买到不贵的东西,这才是最实在的。 全球产业链就像一根串着大家日子的绳,扯断了谁都疼,稳住了才是真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