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巴西宣布刚对中国二氧化钛征收5年反倾销税,巴西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无纺布 10月31日突然官宣启动反倾销调查,从口罩内层布到纸尿裤原料,7至150克/㎡的民生与工业用无纺布全被纳入范围,中国企业需30天内提交海量材料,逾期即等同于放弃应诉。 这波操作堪称“自相矛盾天花板”:巴西本土无纺布产量不足三成,市场高度依赖进口,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占全球出口超五成),是其第三大供应商,年采购额超十亿美元。 一边靠中国货填补民生缺口,一边指控“低价倾销”,甚至放出每公斤0.69至4.81美元的高额反倾销税威胁,摆明了要逼中国企业退出市场。 更刺眼的是巴西的双重标准:去年单靠对华出口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就狂赚1200亿美元,中国从未发起反倾销调查; 如今却刻意回避中国企业的规模与供应链优势,拿“价格低”做文章,套路和此前二氧化钛调查如出一辙——后者已敲定征收1148.72至1267.74美元/吨反倾销税,为期5年 。 但巴西显然打错了算盘。中国企业早有应对:在东南亚设厂规避壁垒、提前囤货稳供应、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抗辩,此前钢帘线企业就曾在巴西反倾销调查中斩获零税率胜诉。 更关键的是,巴西下游口罩厂、纸尿裤厂40%原料依赖中国,限制进口只会导致成本暴涨,最终由本土消费者买单。 贸易博弈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靠“单边制裁”搞保护主义,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企业的应对智慧,正在给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上生动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