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调研速递|紫光股份接待高盛等超80家机构调研 前三季营收773亿增31% AI与海外业务成增长引擎

10月30日,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股份”)通过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特定对象调研,包括高盛(亚洲)、瑞银证券、嘉实基金、工银理财等在内的超80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公司董事长于英涛、总裁王竑弢等管理层就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AI业务布局、国际市场拓展及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时间

2025年10月30日

地点

紫光股份会议室(电话会议)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于英涛,总裁王竑弢,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张蔚,副总裁、财务总监秦蓬,新华三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罗家承

参与机构代表(部分)

高盛(亚洲)周沛炎,瑞银证券赖咏惟,嘉实基金李涛,工银理财胡雨辰,广发证券周源、杨琳琳、李婉云,华泰证券唐攀尧、徐家琛等

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AI与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公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紫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73.22亿元,同比增长31.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5.15%。其中,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速达43.12%,延续了第二季度的良好增长态势。

核心子公司新华三集团贡献主要业绩,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6.23亿元,同比增长48.07%;净利润25.29亿元,同比增长14.75%。分业务看,国内政企业务与国际业务均呈现高速增长:国内政企业务实现收入515.02亿元,同比增长62.55%;国际业务收入34.78亿元,同比增长83.99%。

经营活动现金流显著改善,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公司解释,主要因上半年互联网行业需求增长迅速,出货量处于年内高点,相关回款延后至第三季度确认,单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30.88亿元。

AI全栈布局深化超节点与液冷技术成焦点

在AI产业爆发的背景下,紫光股份围绕“算力×联接”战略,持续深化AIinALL与AIforALL布局,重点推进智算产品、网络解决方案及场景化应用落地。

算力层面:超节点与液冷技术双轮驱动

公司已完成UniPoDS80000超节点产品在多个大型项目的集群化部署,并全面推进下一代千卡及以上更大规模超节点产品的研发。该产品作为ICT融合架构,整合计算与网络资源,将与国内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对标海外同类产品。同时,公司加速相变冷板等新兴液冷技术的开发验证,正筹建液冷整机柜生产线,构建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大规模交付能力,以满足高密算力集群降耗需求。

联接层面:高性能产品提升智算效率

公司推出新一代无损网络解决方案及算力集群交换机,有效带宽提升107%,基于信元交换技术实现GPU和网卡解耦;发布全新一代800GAI智算交换机,搭载102.4T超高性能交换芯片,提供128个800G全速端口,性能、时延等指标大幅提升。此外,在光互联领域重点布局硅光CPO、NPO及OCS光交换技术,为大模型训推效率提供底层支撑。

行业拓展:多领域落地标杆项目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深度参与重庆、青海、河北等地智算中心建设,与小红书完成国内首个基于DDC架构的智算网络规模化实测验证;政企领域中标多个政务云国产化项目,推动政府、城轨、教育、制造等行业智能体落地。国际市场方面,已在18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服务网络,海外分支机构达22个,合作伙伴近3600家,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落地西班牙电信、PLAION、意大利生命科技高等技术学院等标杆项目,并深耕中东及中亚市场,紧跟“一带一路”政策服务中资企业。

问答环节聚焦业务规划多维度回应机构关切

AI服务器业务规划

公司表示,将结合现有资源与技术路径优化布局,继续与国内芯片厂商合作,评估市场动态与供应链情况,推动AI服务器业务在行业客户中稳步增长。

超节点产品后续布局

基于scaleup技术基础及网络产品优势,公司将与国内芯片厂商深入合作,提供高性价比整体解决方案。超节点服务器目前处于应用推广初期,预计未来毛利率优于传统服务器,主要因产品融合ICT解决方案属性,且训练和推理效率显著提升。

交换机市场竞争与毛利率

国内交换机市场格局稳定,公司园区交换机与数据中心交换机均保持市场份额前列。园区交换机毛利率稳定,数据中心交换机受互联网定制化产品份额上升影响毛利率承压,但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带动总体毛利额增加。公司正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改善盈利能力。

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原因

主要受收入结构变化影响,三季度互联网定制化服务器发货量大幅增加且集中确认收入,该类产品毛利率较低,尽管交换机业务快速增长,但服务器收入体量更大,导致整体毛利率环比下降。

未来展望:持续深耕AI与海外市场

公司表示,将持续深度布局AI和海外市场,发挥“算力×联接”全栈能力,以差异化和先发优势助力行业客户加快“人工智能+”行动落地。国际业务方面,将进一步拓展战略客户与生态合作,夯实本地化交付能力;AI领域则聚焦超节点、液冷等核心技术,深化与国内芯片厂商协同,推动产品在各行业规模化应用。

(完)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