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服,郑丽文的手腕是真硬! 新任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上任后开启了她的首次地方行程。这趟行程的目的远非简单的感谢支持者,而是一场重塑权力结构的精准行动。 她抓住了前任主席朱立伦团队二百一十一人集体辞职后,地方党务系统出现的难得空档,迅速展开布局。 在客家族群聚居的传统蓝营票仓苗栗,一场人事安排凸显了她的策略。 会面即将结束时,郑丽文突然提议,由资历深厚、人脉广博的议长李文斌,出任县党部主委。这个举动让在场的县长钟东锦及其他人感到震惊与尴尬。 钟东锦在选举中曾支持郑丽文的对手郝龙斌。郑丽文的这一提议,不仅打击了郝龙斌在地方的潜在根基,也让钟东锦陷入困境。 由于李文斌与他关系密切且资历无可挑剔,他无法当场拒绝,只能被动接受。此举被视为一次逼迫选边站的强硬操作。 这种强硬作风,与她当天的另一场会面形成鲜明对比。在早些时候的新竹,面对曾为她当选出过力的议长许修睿,郑丽文表现出极大的谦逊与尊重。 她姿态低调,言辞客气,将主导权完全交给对方。这被看作是对助选“恩情”的回报与确认。 一日之内,她对不同对象展现出截然相反的姿态。在新竹的“柔”,是为了巩固核心盟友;在苗栗的“刚”,则是为了收编中间势力并快速终结博弈。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的行为难以预测,也让各方势力在与她互动时陷入被动。 郑丽文的系列操作,宣告了一种实力至上的运作方式。钟东锦原本可能期待的所谓人情或关系,在郑丽文的绝对决策权面前显得无力。 她的做法不是协商,而是直接给出唯一的结果,不给对方留出任何反应、串联或反击的时间。 她选择李文斌出任,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辩驳的决定,堵死了所有可能的反对理由。这一系列行动清晰地向党内传递了一个信息:在权力结构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无可辩驳的实力和最终决定权,而非模糊的情感联系。 郑丽文通过精准的人事布局和灵活多变的手腕,成功搅动了地方势力格局。她的行为预示着一种更为果决、更具攻击性的领导风格正在成形。 这种以她为核心,追求高效与集权的运作体系,将如何长远地影响党内生态,值得外界持续关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