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成蚀把米,特朗普机关算尽仍败得一塌糊涂。在韩国与中方会晤后连饭都不吃,直接坐专机溜了。 媒体都在说特朗普连泡菜都没碰,但这事情背后有原因,他们刚谈完中美关税的问题,两边都同意回到四月的基准线,也就是说美国之前加的税全部取消,中国也把反制措施撤掉了,表面上双方回到原来状态,但谁先让步,谁就处于下风。 没人比特朗普更懂“造势”,但这次真演不下去了。他那套“战略不确定”的谈判套路早被看穿——先漫天要价加征关税,再放风说“在和中国联系”,试图用信息混乱逼对手让步,可这次国内的烂摊子根本不给面子。四月刚过,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德就公开逼宫,直言农民还没从2018年贸易战缓过来,2025年再遭关税打击就得血本无归,那些把他送进白宫的中西部农场主,已经在集会上举着“取消关税”的牌子抗议。 更要命的是通胀这把火烧到了老百姓身上。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戳破了他的谎言:加征的关税90%以上都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中国产的小家电、服装价格硬生生涨了三成。CNN四月的民调最直观,他的支持率跌到41%,七个关键摇摆州的满意度全跌破50%——这些州的选民里,有太多人因为物价飙升骂娘,而农民的选票向来是他的“基本盘”。 他哪还有心思坐下来吃泡菜?满脑子都是摇摆州选民的脸色和企业的投诉信。之前对日本、韩国施压要签协议,结果日本首相直接放话“不准备重大让步”,韩国也拖着要等总统选举后再说,盟友不捧场,对华关税又成了双刃剑。中国这边早摸清了他的底牌,2024年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超50%,美国市场的分量早不如从前,他不先低头,难道等着通胀把自己的选情烧穿? 说穿了,这次让步根本不是“友好谈判”,是被逼到墙角的无奈。他之前十天里提十一次“在和中国联系”,无非是想制造“中方求着谈”的假象,好给其他国家施压,可中方根本不接招,直到他松口取消全部新增关税,才愿意坐上谈判桌。惠誉评级早警告过,再硬扛下去美国经济可能直接萎缩0.8%,这锅他可不敢在大选前背上。 最讽刺的是,他一直吹嘘“关税保护美国产业”,实际却是美国制造商因原材料涨价失去竞争力,农业就业还丢了不少岗位。现在把关税降回四月基准线,看似回到原点,实则暴露了他的虚弱——所谓的“强硬”,终究抵不过国内经济的真实痛感和选票的压力。 这场“溜之大吉”的会晤,说到底是他机关算尽后的溃败。想靠贸易战捞政治资本,结果反噬了自己的支持率;想靠虚张声势逼对手让步,却被现实狠狠打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