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总是在联合国积极缴费,而联合国却经常成为针对中国的平台? 答案很现实,也很压抑。 如果不缴费,那将成为欧美打压和攻击大国的论坛,那时我们的形势会更加被动。 世界卫生组织也是如此,美国可以退出,因为没人能折腾了他,而我们要是退了,那就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了。 现实如此,诸位需努力啊。 这世上从没有绝对的公平,国际舞台更是如此。联合国的规则本就是二战后欧美主导制定,骨子里带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基因,我们缴费不是认怂,而是买一张能站在台上说话的门票——总不能把话语权拱手让人,让别人关起门来给我们定规矩。想想看,去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相关会议上,西方多国抱团炒作涉疆议题,要是我们不在场据理力争,不在投票环节凝聚支持力量,那些颠倒黑白的谎言岂不是要被当成“事实”传遍世界? 美国退出世卫组织时何等潇洒,说走就走还拖欠巨额会费,可国际社会除了口头谴责,根本拿它没办法。这背后是霸权撑腰的底气,更是规则对强者的纵容。我们不一样,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一举一动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别说退群,哪怕是延迟缴费都会被西方媒体大做文章,扣上“不负责任大国”的帽子。前几年就有欧洲智库炒作“中国拖欠联合国会费”的假新闻,即便联合国官方多次澄清,仍有不少外媒转载传播,这就是我们面临的舆论环境。 积极缴费背后,是清醒的战略考量。联合国再不尽如人意,也是目前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全球193个成员国里,发展中国家占了大多数。我们每年按时足额缴纳会费,甚至主动承担更多摊款,既是履行国际义务,也是在争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就像去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正是因为中国长期在多边机制中坚持公平正义,才有众多发展中国家站出来和我们一起,反对西方将气候问题政治化的图谋,最终推动会议达成务实成果。 有人觉得憋屈,觉得我们“花钱受气”,这种心情能理解。但国际博弈从来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实力和智慧的较量。我们在联合国的每一次发声、每一次投票,都是在为自己争取发展空间,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公平权益。就像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得到联合国的认可并写入多项决议,正是因为我们长期在多边平台积累的话语权和公信力。如果当初因为受委屈就选择退出,今天又怎能借助联合国这个平台,让更多国家了解我们的发展理念? 当然,缴费不代表忍气吞声。这些年我们在联合国的表现越来越主动,从推动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到在安理会否决不符合国际法的决议,再到牵头制定多项国际规则,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改变西方主导的格局。就像面对某些国家借联合国平台搞政治操弄,我们不再只是被动防御,而是主动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用事实戳穿谎言,用规则反击不公。 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从来都是靠实力和坚持挣来的。我们积极缴费,不是妥协,而是以退为进的智慧;我们在联合国据理力争,不是好斗,而是守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担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西方主导的旧秩序正在松动,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多边主义,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终有一天,联合国会成为真正公平公正的平台,而我们今天的每一分付出,都是在为那一天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