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月销破3万台,单月净增1万!解密北汽新能源“狂暴模式”】进入“金九银十”传统销

【月销破3万台,单月净增1万!解密北汽新能源“狂暴模式”】

进入“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北汽新能源交出一份强势增长的成绩单。

官方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10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3万台大关,达到30542台,同比劲增112%;今年1—10月累计销量达到142043台,同比增长73%。

值得关注的是,从月销1万到2万,北汽新能源用了约一年时间,而从2万到3万,仅用了一个月,增速明显提档,说明其已经进入了快速放量阶段。

根据乘联会数据,这一增长表现也远超9月国内汽车行业24.6%的同比增速,而且跑赢大盘的同时,也显著领先同期新能源市场整体表现,含金量不俗。

在竞争高度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这样的加速度尤为难得,也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已进入高速增长的新周期。

那么北汽新能源是如何做到的?其背后的销量密码是什么?

01、双品牌战略协同爆发

在我看来,北汽新能源能够完成从2万到3万的“跳阶式”增长,关键在于双品牌战略的真正落地。

一边是面向主流家庭市场的极狐,凭借更清晰的产品定位与高性价比新品迅速放量,以刚上市的极狐T1为例,该车在入门市场形成了爆款效应,成为品牌规模增长的主力;

另一边是锚定高端市场的享界,依托与华为的技术协同与品牌溢价,切入30万元以上价位带,为北汽新能源打开向上的成长空间。

两者从产品线到品牌定位上都形成了很好的差异化:产品上,通过“纯电+增程”双轮驱动的立体化产品矩阵,覆盖7–40万元广阔区间,得以精准匹配不同用户需求,提升市场渗透率;品牌定位上,各有侧重的双品牌战略又形成互补和合力,极狐讲“好用不贵”、“技术普惠”,走亲民路线;享界则强调“中式豪华”,聚焦更高端的人群。

这种协同的好处是不会造成内耗,共同做大蛋糕。

从数据端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策略的成效:10月极狐单月销量突破23387台,同比增长110%;同时,享界也在高端细分市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品牌向上的关键支点。

显而易见,北汽新能源已经从过去多品牌各自为战的布局,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这种组合让北汽新能源拥有了更健康的销量结构,有效提升其市场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可见,双品牌协同的真正价值,不是销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形成更稳健的增长曲线和多点开花的产品格局。

02、新车效应拉动销量快速增长

进一步观察北汽新能源的销量结构可以发现:新车型是最核心的增长引擎。

其中,极狐T1毫无疑问是最大功臣。

作为极狐进军A0级纯电市场的首款产品,T1“入场即爆火”:上市12小时,T1就斩获26558台订单;在首个完整交付月,T1便实现月销破万,含金量十足。

T1已经成为极狐品牌真正意义上打造的第一个爆款。而它之所以成为爆款,其实跟当初吉利星愿的路径非常像,就是凭借更大的尺寸、越级产品力以及更入门的价格,一举成为A0级市场上的新宠。

目前,极狐T1热度仍在发酵。据官方信息,极狐T1自上市后单月订单连续上3万!

极狐也迅速行动,启动“保交付”专项攻坚,全链路加码生产交付,争取将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极狐继续乘胜追击,推出全新阿尔法T5。从产品内容与定价来看,这款车就是为进一步放大主流市场份额而来。

新车最大的变化是在原来的纯电基础上又增加了增程版本的选择,共推出3三款车型,限时优惠价10.98-12.78万元。这意味着全新阿尔法T5的购车门槛相比老款再降低一万。此外,纯电版本提供4款车型,限时优惠价为11.98-15.48万元,价格保持不变,但续航全面提升。

其打法和极狐T1类似,核心就是越级竞争,T5不仅把宁德时代电池、800V高压平台、骁龙8775“舱驾一体”方案等核心卖点全面铺开,还将搭载城市NOA的SUV价格拉入12万元级别。

这款车也有望复制极狐T1的销量表现。“T5的预定订单已经过万,为北汽新能源预定了下一个爆款”。在10月28日极狐全新阿尔法T5上市发布会上,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张国富公布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

从极狐T1开始,极狐已经找到了销量密码,随着全新阿尔法T5的上市,极狐有望在销量和利润上迎来有力提振。

除此之外,享界S9T也正式上市,1小时大定突破5000台,上市25天大定突破20000辆,创造了中国旅行车市场的销售纪录。日前新款享界S9官图正式发布,将在11月正式上市,进一步完善S9的产品线,整个享界S9车系月销量有望抬升到5000辆水平。

随着新车发布的节奏提速,北汽新能源进入销量爆发阶段。

03、“国企造车人”崭露头角

北汽新能源的反弹并非偶然,而是其内部“重启”后外化到市场的一次集中体现。

过去两年,北汽新能源在组织、成本与文化上进行了深度调整:不仅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削减了数十亿元冗余成本,同时推动管理架构年轻化,提升了决策与执行效率。

这样的变化,让北汽新能源的产品节奏与市场响应能力显著加快:例如,极狐T1从概念到量产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而享界S9T的开发周期也较行业平均缩短了30%,充分展现了“北汽速度”。

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正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机制加速内生变化,从产品定义到营销体验,再到技术迭代,都更贴近用户实际需求。这种更敏捷、更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正在打破传统国企的刻板印象,展现出明显的创业氛围与执行力,也为旗下多款车型的走红奠定基础。

种种迹象表现,如今的北汽新能源已经进化为“国企造车”的新物种,给汽车行业的“国家队”改革提供了转型样本。

在研发层面,北汽新能源坚持“自研+合作”并行,在技术自立的同时与保持开放协同的心态,加快成果落地。例如,今年9月发布的“北汽元境AI大模型”接入DeepSeek、豆包等顶尖垂类模型;联合小马智行推出的L4级阿尔法T5 Robotaxi不久前实现量产下线,产品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完成封闭道路测试并启动交付,预计 2027 年前后实现盈利。

从行业视角看,北汽新能源月销突破3万辆,基本迈入第二梯队,更关键的是品牌势能正持续上扬。

按当前节奏来看,北汽新能源的目标是在今年四季度最后两个月挑战月销4万台,若顺利达成,今年总销量就有望突破20万台。

结语:

10月销量突破3万台,意味着北汽新能源正式迈入行业第二梯队。更重要的是,其增长背后,不管是产品布局、品牌定位,还是组织内部机制,都进入了更加健康的状态。

北汽新能源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节点,如果后续能够新车销售及交付节奏能够保持住,同时品牌势能稳步提升,非常有希望在明年进一步争夺更高的一个排位。

可以看到,北汽新能源真的不一样了,从产品到销量爆发,它已经找到正确的方向。

汽场全开大V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