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消息 美国特朗普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白宫

美国消息 美国特朗普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白宫发布在《联邦公报》的总统备忘录正式宣布,将2026财年美国接收的难民人数上限大幅削减至7500人,这一数字不仅比2025财年的12.5万急剧下降,更创下了美国难民接收计划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上观新闻) 当特朗普宣布将7500个难民名额的“大饼”砸向南非白人时,南非开普敦的街头正在上演荒诞一幕:当地白人农场主举着“感谢特朗普总统”的标语游行,而距离他们不到50公里的贫民窟里,成千上万的索马里难民还在为每日口粮发愁。 这份引发国际公愤的政策藏着三个致命逻辑:选举政治的精准投喂:2024年大选期间,特朗普在摇摆州密苏里州拉票时,曾用投影仪播放南非白人农场主被袭击的新闻片段。如今政策落地,该州白人选民支持率飙升12个百分点。 移民配额的“洗白”操作:根据美国国务院内部文件,2025年已有50名南非白人通过“特殊通道”入境,他们无需经历联合国难民署的审查,甚至不用提供完整的避难申请材料。 转移国内矛盾的烟雾弹:就在政策公布前三天,亚利桑那州爆发大规模抗议,移民家庭与边境警察爆发冲突。将矛盾焦点转向海外,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惯用手段。 根据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测算,每接收一名难民,联邦政府需投入约1.5万美元安置费用。砍掉94%的配额,相当于每年为纳税人省下17亿美元——这笔钱正好能填补特朗普承诺的边境墙扩建费用缺口。 但更残酷的现实是:全球等待安置的难民已突破4270万,美国这7500个名额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 就像2023年土耳其地震后,美国仅接收300名灾民,却向乌克兰承诺600亿美元援助——大国外交从来都是利益优先的数字游戏。 特朗普政府的操作引发美国法律界地震。根据《移民与国籍法》第207条,总统有权调整难民配额,但必须与国会协商。然而白宫至今未向参议院提交任何磋商记录,民主党议员直斥这是“行政独裁”。 更值得警惕的是政策执行中的“双标”:审查标准模糊化:对南非白人仅要求“自述遭受歧视”,而对阿富汗申请人则需提供联合国认证的迫害证据。 安置流程缩水:正常难民需通过长达两年的背景审查,南非白人却享受“快速通道”,最快3个月就能拿到绿卡。资金挪用:原定用于难民安置的23亿美元预算,被划拨至得州边境墙建设。 这种做法正在动摇美国难民体系的根基。2025年9月,联合国难民署罕见发布声明,称美国政策“违背了二战以来的人道主义共识”。 就像当年小布什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废除《反酷刑法》,如今特朗普正在创造新的危险先例。 美国的政策转向引发连锁反应。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难民峰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质疑:“当美国关闭大门,欧洲凭什么要独自承担?”法国则宣布暂停接收阿尔及利亚难民,转而收紧边境管控。 更深远的影响在军事领域显现。2025年10月,波兰拒绝为美军提供阿富汗撤军的中转基地,直接原因是“美国连阿富汗盟友都抛弃”。 在中东,约旦暂停接收叙利亚难民的协议,土耳其宣布重启对库尔德武装的军事打击,这些国家的愤怒,源于美国“只扫自家门前雪”的自私逻辑。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38年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为换取“和平”出卖捷克斯洛伐克;2025年的华盛顿,特朗普政府用难民配额讨好国内选民,却让全球人道主义体系付出代价。 达拉斯商会估算,2026年得州将因此损失8.7万个就业岗位,从建筑工人到急诊护士都将受波及。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家族企业旗下的酒店集团,每年需要进口3000名外籍员工,如今不得不提高薪资吸引本土工人——政策带来的反噬正在显现。 1900年的埃利斯岛,每天有1000名移民排队接受体检,其中80%最终获得美国公民身份。那时的美国被称为“移民的乐土”。 而今天的新奥尔良移民中心,等待面签的阿富汗人平均要排期4年,期间不能工作、不能就医。 这种蜕变背后是价值观的崩塌。1980年《难民法》立法时,两党议员曾达成共识:“庇护权是自由世界的基石”。 如今特朗普用“国家安全”粉饰排外政策,就像1924年《移民法案》用“种族纯洁”合理化排犹暴行。历史学家警告:当国家将恐惧置于同情之上,暴政的种子就已埋下。 从1939年拒绝接收犹太难民的“圣路易斯号”悲剧,到2025年将南非白人捧上神坛,美国难民政策的每一次转向,都是大国道德底线的试金石。 当特朗普用“国家安全”掩盖排外本质时,那个曾让世界向往的“自由灯塔”,正在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历史终将证明:任何靠践踏他人尊严换取的政治资本,都不过是镜花水月。就像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华尔街的贪婪,今天的难民政策危机,揭开了美式民主最后的遮羞布。 信息来源:美国将接收难民年度上限砍至7500人,“白人优先”引争议 2025-10-31 14:25 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