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位48岁的男人脑溢血突然去世,但是他的葬礼上居然有上千人排队悼念。人们好奇问男人的妻子:“这时哪一位大人物去世了?”做妻子的却摇摇头说:“我的丈夫,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 宋文武1975年7月出生在怀远县淝河边的一个普通农家,兄弟姐妹多,家里条件不好。小时候能读上书已经很不容易,读书期间,一位大学老师把自己收藏的字画卖了,资助了包括他在内的几名贫困学生。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高中毕业后,宋文武去江苏扬州打工,在工厂流水线上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徐进芳。1995年,他考上了阜阳师范学院,1999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怀远一中的语文教师。妻子则在县城做缝纫,在路边摆个小摊补贴家用。 刚入职那会儿,年轻的宋文武没啥教学经验,常被同行质疑。但他不在意这些,每天早上六点前就骑自行车到学校,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他工作日定好几个闹钟,早上5点50分响第一次,10分钟后再响一次。算下来,他每两周休息不到一天。 在语文教学上,他用播放影视作品、编办校报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写作。他还牵头编办了校报《荆璞》和《语文写作》,刊登学生作品,开展征文活动。许多学生的文章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不少人考上了北大、浙大等名校。他自己也爱写作,23年间创作了散文、小说、诗歌等作品共75万余字。 到了2015年,学校任命他为”华博班”班主任,后来还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实验班——“文武班”。这在学校里可是很少见的荣誉。20多年来,他教出的学生里有蚌埠市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浙大等名校的不下百人。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教学能力强的老师,背后还默默做着更多的事。2023年1月14日深夜,宋文武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阅卷结束,寒假开始。第二天上午他还在家看教案,下午出门后突发脑溢血。因为错过最佳抢救时间,1月19日早上8点55分,他还是走了。 妻子徐进芳回到家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丈夫藏了这么多年的秘密。柜子里翻出一叠厚厚的献血证,从2002年到2022年4月,21年间他捐献全血36次,累计13200毫升,相当于成年人全身血液的两倍多。他还获过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多次得到国家级、省级表彰。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张学校淘汰的旧工资卡。宋文武平时爱写作投稿,赚的稿费都存在这张卡里。可卡里的钱都去哪了?徐进芳翻到2009年的《榴火》杂志,看到学生胡化林写的文章才明白:高三那年,宋老师每月资助他六十元,放寒假那天是腊月二十六,宋老师给了他两大包年货,那年春节他们一家终于吃上了肉。 原来,20年来宋文武默默资助了30多名困难学生。与他共事18年的同事周远望说,至少资助了20多人。有次课间休息,学生说自己没钱吃饭,宋老师直接把饭卡塞给了学生。 徐进芳说,丈夫每个月工资都交给她做家用,资助学生的钱都是投稿稿费和班主任津贴。家里用钱紧的时候,她问过津贴补助的钱去哪了,宋文武总说吃饭花了。他早饭大多数时候只买3个干菜包子和一杯鸡蛋汤,怕影响课堂环境还从不吃蒜。晚自习时间长达5个小时,他常因答疑错过晚饭,就用泡面解决。 更让人心疼的是,2004年他儿子出生时因大脑缺氧导致智力残疾。那时一家人租住平房,他每月400多元工资是家里唯一稳定收入。妻子只能打零工,儿子没有劳动能力。就在这样的困境中,他还把钱拿出来帮助学生。 宋文武曾考上过一家国企,打算辞职。但批阅学生周记时,看到一个学生写着问他真的要走吗,他眼眶湿了,思想斗争后还是写下四个字:老师不走。他舍不得那些孩子。 怀远一中校长陈义说,宋文武从不声张自己的善举,学校多次想推选他参评好人,都被他婉拒了。这些事要不是他去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恐怕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宋文武去世后,被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蚌埠市委也追授他为蚌埠市优秀共产党员。怀远县举办了先进事迹报告会,6位教育工作者讲述他的故事,台下很多人听着听着就哭了。 怀远县相关部门去宋文武家中了解情况,为其家人办理了慈善救助。教体局承诺会帮他妻子找合适的工作,解决家庭困难。县里还打算把宋老师生前作品集结出版,让更多人了解他的事迹。 宋文武去世后,陆续有人登门要给慰问金和捐款,网友也希望公布账户直接转账。但这些善意都被家属婉拒了,徐进芳说眼下日子还过得去,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宋文武的堂弟说,嫂子虽然收入微薄,但心地善良,从不愿麻烦别人。 宋文武曾在作品《血缘》中写道:我的不少学生受了我的影响,积极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他们比我做得好,是我学习的榜样。请把善良传递下去,这也是一位普通人民教师对学生的殷殷期望。 如今,宋文武教过的学生散布在各地,有的当了教师,有的做了医生,有的成了工程师。他们继承着这位老师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