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安徽:“农业保险+”改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转自:中国改革报

安徽黄山歙县阳产村村民在土楼前晾晒农作物新华社发(施亚磊摄)

□本报记者张海帝

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农民收入的“稳定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前,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让农业保险从保单转化为串联金融资源、产业政策、市场力量的主线。

“‘农业保险+’改革作为财金协同支持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在全国是首创首试。”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指出,该项改革的推进实施并持续深化,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安徽这个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有力保障。

依托农业保险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谷剑锋表示,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成熟、基层网点覆盖面广阔、与“三农”深度融合,是财金协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安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纳入2025年改革要点……

据介绍,2022年以来,安徽省在全国首创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以农业保险为纽带、链接和路径,深化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协调联动,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安徽省已设立“乡村振兴保险(金融)服务窗口”1.4万个,引导银行担保授信增信553亿元,提供“保险+期货”风险保障70.1亿元,撬动险资投资3亿元,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投入不优、市场作用发挥不够、金融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

“在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分险、增信、赋能等作用,依托农业保险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对于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谷剑锋说。

“四项行动”引导更多资源投入“三农”领域

《实施意见》对“农业保险+”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改革目标上,到2025年底,实现“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全覆盖,“农业保险+”改革全面推开;到2026年,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超2300亿元,带动涉农贷款持续增长、余额力争达到3万亿元,涉农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超350亿元;到2027年,“农业保险+”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实现乡村振兴投入可持续,助力安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在改革举措上,主要包括4项行动、20项具体举措。一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元融资行动。以“+一揽子金融产品”为主线,通过设立“政保贷”综合金融产品、实施“农业保险+”专项担保计划等方式,打通“+信贷”“+担保”“+基金”“+期货”等政策存在的难点、堵点。二是实施“农业保险+”多维赋能行动。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设立“农业保险+”版块,建立线上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开发农业企业科创保险产品、创新文旅保险体系、推广数据资产运用等,在不同维度上拓展数据、科技、平台、文旅、资产等要素资源,为农业保险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场景、开辟更多路径。三是实施“农业保险+”多链融合行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生态链、技术链,推广“一链一险”模式,提供“种、养、加、储、销”全链条保险服务,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深度挖掘农业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推行“专家+农技员+协保员”协同模式,为链上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四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层次覆盖行动。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保险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商业险共保模式,持续推进“防贫保”综合保险,深化民生保险试点,整合现有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加强基层农险服务队伍建设,夯实“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

在保障措施上,省级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完善保费补贴、奖补等支持政策,加大对各地改革支持力度。安徽省各地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贴息贴费、补充资本金、风险补偿等方式强化要素保障,统筹推进改革。同时,加大宣传、解读和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加快拓展线上服务功能为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建立线上信息共享机制,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云介绍,去年以来,安徽省率先将“1+16”省、市两级具有融资信用服务功能的平台纳入国家一体化网络,打造面向金融机构集中提供融资信用信息服务的“唯一出口”,形成银行、保险、担保、股权投资基金、租赁、期货等线上业务“主渠道”,为全省所有经营主体高效便捷提供全流程综合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金融超市共上线各类金融产品5762个,注册经营主体达282.4万,累计提供信贷资金2.4万亿元。

为了更高效推进“农业保险+”改革,安徽省发展改革委配合省财政厅,会同主要银行、保险、担保、期货等机构,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推进“农业保险+”版块建设,设立“政保贷”综合金融产品,为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涉农经营主体,线上针对性提供一揽子综合融资服务。

“我们前期已在亳州市、滁州市等农业重点区域进行试点,分别为返乡创业型企业、传统种植型企业等不同类型主体制定服务方案,通过实际案例检验‘政保贷’可行性和适配性。”张云表示,截至目前,“政保贷”业务已在安徽省16个地市全面推广,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保险办理+贷款申请”服务功能已上线运行。下一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权威性、便利化融资服务优势,加快拓展农业保险+“信贷、担保、基金、期货”等服务功能,支持金融机构利用信用大数据实验室,创新推出更多“政保贷”爆款产品,为安徽省在全国率先打造“农业保险+”改革样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