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不可否认的两个现实,一个是就是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说的,东南亚最大的投资国是美国不

不可否认的两个现实,一个是就是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说的,东南亚最大的投资国是美国不是中国。第二个现实就是,不管我们对东盟国家再友好,东盟国家大多都还是站队美国的。 越南就是一个典型,他们的工厂里一边用着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占了总进口量的四成,一边又积极地加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协议。 不仅如此,越南还花大价钱从美国买来无人机,加强自己的边境防卫。这种做法让越南既能享受中国贸易带来的便利,又能抓住美国技术和市场提供的机会,两边的好处都想占着。 这种“两头下注”的思路,在整个东南亚都传开了。马来西亚公布的2024年外资数据显示,美国投资的钱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创造的收益却是所有国家里最高的。 美国投了一百多亿令吉,结果带回了将近三百亿令吉的收入。 这些钱都流向了半导体和高端制造业,直接带动了马来西亚的产业升级,让本地工人有机会接触到新技术,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就像有人给你鱼吃,有人给你鱼竿还教你怎么钓鱼,后者显然更能拴住你的心。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也点明了,东南亚最大的投资国是美国,而不是中国。这番话捅破了一层窗户纸,揭示了地区内一个普遍的认知。 美国的投资非常有针对性,专门挑那些能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未来的关键行业下手。当中国还在帮忙修路建桥的时候,美国的钱已经悄悄钻进了能绑定整个产业链的领域。 为了把这些国家更牢固地绑在自己身边,美国在2022年推出了一个叫“印太经济框架”(IPEF)的东西。 这个框架不搞那些虚的,直接从供应链、清洁能源这些硬核领域切入,一下子就吸引了11个东盟国家加入。 框架的设计很聪明,不强迫你全盘接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加入哪个部分,既给了面子又达到了目的。 这对于东盟国家来说,就像拿到了一张长期的饭票,远比一次性的基建项目更有吸引力。 当然,东南亚国家也没傻到和中国完全断了联系。中国毕竟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了65000亿人民币。 每天都有无数的货物在双方的港口和工厂之间流转,产业链早已深度捆绑。但这种经济上的依赖,大家心里都清楚,它是一种“软绑定”,就算断了也会疼,但不会致命。 所以在联合国开会投票的时候,很多东南亚国家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还是会跟着美国的调子走。 中国的友好和贸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但美国的投资和安全承诺似乎更能抓住他们的命脉。基建能修通道路,却不一定能修通信任;贸易能带来利润,却不一定能带来依赖。 美国在东南亚经营了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优势不是一朝一夕能赶上的。 未来要想赢得这些国家的心,光靠友好和砸钱可能还不够,必须要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和规则制定上拿出真正的实力,到那个时候,不用喊话,人家自然会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