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给父母找了一位保姆。阿姨刚进门,开开心心的跟雇主打招呼。雇主说,你好,我们家两位老人交给你,你以后要负全责。万一磕磕碰碰了,我可要拿你是问。保姆一听慌了,连忙摆手,那我不干了不干了。说完,保姆急着转身而去,差一点摔倒。 保姆的脚后跟磕在楼道三阶水泥台阶上,身子踉跄着扶住墙面,手里的蓝布包 “啪” 地掉在地上,搪瓷缸子滚出来撞在栏杆上,发出清脆的响声,里面的换洗衣裳和一小袋枸杞撒了一地。女儿站在门口没动,脸上还凝着刚才的严肃,看着保姆蹲在地上慌乱地捡拾,嘴里反复念叨 “这责任担不起”,捡完东西抱着布包,头也不回地顺着楼梯往下走,脚步声踩得楼道咚咚作响。 屋里的老两口互相搀扶着走出来,父亲扶着门框咳嗽两声,花白的眉毛拧在一起:“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冲?人家保姆是来帮忙照料生活的,不是来替咱们扛风险的。” 女儿皱着眉反驳:“爸,我不是怕你们出事吗?万一真摔着碰着,到时候谁来负责?” 母亲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女儿的胳膊:“咱们年纪大了,手脚不利索是实情,但也不能把所有担子都压给别人。刚才那阿姨看着挺实在,就这么被你吓跑了。” 女儿没再接话,心里却没觉得自己有错,只当是保姆胆子小。接下来的半个月,她托中介、找朋友,又陆续找了三个保姆。第一个阿姨刚坐下喝了口水,女儿一提 “日常照料要尽心,出了问题得负责”,阿姨立马起身说 “家里临时有事”,拿起包就走。第二个阿姨倒是愿意谈,却提出要额外加五百块 “责任费”,女儿觉得不合理,双方不欢而散。第三个阿姨更直接,听完女儿的要求,笑了笑说 “姑娘,你这是找保姆还是找替罪羊”,转身就出了门。 连着碰壁让女儿心里憋得慌,每天下班还要往父母家跑,看着老两口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父亲上次下楼倒垃圾还摔了一跤,膝盖蹭破了皮却瞒着她,只说是不小心碰的。女儿看着父亲裤腿上的补丁,心里又酸又急,却还是没松口 “责任” 的事。 这天周六,女儿休息,想着带父母去社区医院做体检。刚走出单元门,母亲突然头晕,身子往旁边歪,女儿没扶住,母亲重重摔在小区的石板路上。女儿吓坏了,蹲在地上想扶又不敢,生怕伤着母亲的骨头,只能一个劲地喊 “妈”。这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跑了过来,正是之前被她吓跑的保姆阿姨。 阿姨手里提着菜篮子,应该是刚买菜回来。她二话不说蹲下身,轻轻托起母亲的胳膊,低声问 “阿姨能抬抬胳膊吗”,见母亲能轻微活动,又对女儿说 “赶紧打 120,别随便动她,我在这儿看着”。女儿这才反应过来,手抖着掏出手机打急救电话,看着阿姨从菜篮子里拿出纸巾,小心翼翼地擦掉母亲脸上的灰尘,又从包里摸出一颗糖,塞进母亲嘴里:“含着,能舒服点。” 救护车赶到后,阿姨跟着一起去了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母亲只是轻微擦伤和低血糖,没什么大碍。在病房走廊里,女儿红着脸走到阿姨面前:“阿姨,之前是我说话太过分了,对不起。” 阿姨摆摆手:“姑娘,我知道你是担心爸妈,就是话说得太硬了。照顾老人哪能说百分百负全责?咱们互相体谅,我多上心,你们也多理解,这不就挺好?” 父亲在旁边补充:“其实我和你妈早就想联系你了,上次你走后,我们觉得你人实在,就是怕担责任。” 女儿心里又愧疚又感激:“阿姨,你要是还愿意,就来照顾我爸妈吧。这次我不提什么全责了,咱们签正规合同,该我承担的我绝不推脱,工资我再给你涨两百。” 阿姨想了想,点头答应了:“看你爸妈人好,你也知道错了,我就来试试。以后咱们互相配合,好好照顾两位老人。” 阿姨上岗后,每天变着花样给老两口做营养餐,扶着母亲下楼散步,提醒父亲按时吃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女儿下班回来,会主动跟阿姨聊父母当天的情况,再也不提 “追责” 的话。有一次,父亲晚上起夜没开灯,不小心绊了一下,阿姨听见动静立马跑过去,扶着父亲坐下,又倒了杯温水。女儿知道后,没有指责,反而第二天就买了夜灯装在父亲房间。 慢慢的,老两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女儿也不用再为找保姆的事操心。小区里其他老人见了,都羡慕他们有个好女儿和好保姆。有次楼下张大妈问起,母亲笑着说:“哪有什么天生的好缘分,都是互相体谅出来的。当初我女儿太执着于责任,把人吓跑,现在大家各尽其责、互相包容,日子自然就舒心了。” 阿姨也常跟邻居说:“我干保姆这么多年,就怕遇到不讲理的雇主。现在这家人,姑娘明事理,老人通情达理,我干活也踏实。其实照顾老人,真心换真心比什么都重要,不用揪着责任不放,大家劲往一处使,才能把日子过好。” 后来,女儿还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身边有老人的朋友,提醒他们找保姆别像自己当初那样,把责任挂在嘴边,反而容易适得其反。而这个被 “吓跑” 又回来的保姆阿姨,在老两口家一干就是三年,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成了小区里人人称赞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