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29岁女子相亲嫌男方开10万车:物质标尺下的婚恋焦虑 在常州一家婚介所,一场

29岁女子相亲嫌男方开10万车:物质标尺下的婚恋焦虑 在常州一家婚介所,一场相亲引发了热议:29岁的本科女子月薪6000元,父母务农,见到31岁的男方开着十来万的车,当场直言对方“没资格相亲”。尽管男方解释车子仅作代步,自己有稳定工作,父母还能领退休金,女子却丝毫听不进去;就连媒人劝她再考虑,她也直接转身离开。 其实,十来万的车并非“拿不出手”——像吉利帝豪、比亚迪秦这类车型,在一二线城市十分常见。可在部分人眼中,车价却成了衡量阶层的标尺,他们忽略了“车便宜不代表人没本事”的事实。2023年的调查更能说明问题:超七成年轻人找对象时更看重收入稳定,仅有不到三成会把车价单独当作门槛,显然,这位女子的反应有些过激。 细究女子的态度,或许与她自身的处境有关。她自身没房、没家底,眼看快到30岁,焦虑感愈发强烈。这种情况下,她或许是怕自己的生活品质“往下掉”,才先拿物质标准把人挡在门外。反观男方,31岁未结婚,父母有退休金意味着家庭无欠债、生活负担轻,从条件匹配度来看,两人本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却因一辆车的价格被女子否定“没出息”。 如今,网上“晒车相亲”的视频随处可见,播放量动辄上亿次。平台算法不断推送这类内容,让更多人默认“有房有车”是婚恋刚需。比如上海有人直接要求相亲对象月薪超3万且有房有车;杭州某AI相亲平台的数据显示,女性用户搜索“月入一万五以上”的次数增长了两倍多,而搜索“情绪价值匹配”的次数仅增长四成左右,物质需求的优先级可见一斑。 更值得关注的是两代人对“安全感”的不同理解:老一辈觉得父母有退休金是“福气”,能减轻家庭负担;年轻人却更关注对方的即时收入、车房等显性条件,医保、养老这类隐形保障很少被提及。这无关对错,却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婚恋观差异。 此事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有人认为“现实点没错,没钱难谈感情”,也有人觉得“把感情当买卖太功利”。但大家往往忽略了核心——男方本无经济问题,却因车价不够高被全盘否定。这种“只看外在条件”的固执态度,正悄悄改变着人们寻找伴侣的方式,让婚恋关系逐渐被物质标尺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