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安徽亳州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安徽省亳州市是传统的畜牧养殖大市,下辖三县一区均为畜牧大县(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区),全市共有规模养殖场2770家,畜禽粪污年产生量约920万吨。近年来,亳州市以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无废养殖”建设,构建起“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农业绿色发展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绿色动能。

设施提标+全域覆盖,筑牢治污硬支撑。2019年以来,亳州市以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为牵引,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2亿元,建成11个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同步对规模养殖场“三防”晾粪场、集污池等治污设施实施改造升级。如今,全市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套率达100%,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为污染治理筑牢坚实硬件基础。

政策引路+技术赋能,规范养殖提质效。出台《亳州市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亳州市肉牛养殖场(户)场床一体化模式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试行)》等政策,推行“一场一策”精准指导,定期对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运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开展巡查指导服务。针对生猪、肉牛、鸭等不同畜种养殖场,示范推广黑膜厌氧发酵、场床一体化、高床垫料等先进技术模式,全面提升农户科学化、规范化养殖水平。

项目带动+服务升级,循环种养促增收。自2021年起,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持续实施中央财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以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抓手,聚焦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2649万元,培育50家“收集—处理—施肥”一体化服务组织,完成粪肥还田110万亩,实现节本增效约7000万元,有效推动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绿色转型。

外引内育+产业筑基,提升有机肥产业效益。坚持“外引内育”,招引上海唯丰农业有限公司落地,培育蒙城县皖蔬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利辛县圆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打造立丰、兴农、养地生态等优质有机肥品牌。目前,全市建成13个有机肥厂,年加工畜禽粪污50万吨,年产有机肥24万吨,实现产值1.4亿元,高效破解畜禽粪污处理、利用难题。

模式创新+示范引领,肥水还田树标杆。以“种养结合、厌氧发酵、管网输送、就近消纳”为核心,创新探索“肥水还田”模式,将达标有机肥水通过管网精准还田。全市106家养殖场推行该模式,铺设田间管网87.8万米,覆盖农田15.6万亩。此做法获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书面表扬,受邀在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交流会上作经验分享,成为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