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农民月领143元,全国统筹遇冷,2.4亿人被社保遗忘 今天是2025年10月3

农民月领143元,全国统筹遇冷,2.4亿人被社保遗忘 今天是2025年10月31日,中央确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才过去三天,这件事听起来重要,但落实起来遇到不少问题,不是技术实现不了,而是各个地方都在打自己的算盘,经济条件好的省份不愿意出钱帮穷省份养老,资金不到位的话,政策再好也等于白说。 目前全国有1.7亿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老人,这些老人每月领到的金额为143元,每年只增加20元,表面像是在享受福利,实际上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都达不到,2024年农村低保标准为每月594元,两者差距接近四倍,这些老人过去没有缴纳过社会保险,也没有单位提供保障,只能依靠国家的基本保障措施,但这样的保障力度非常有限。 更让人难堪的是,体制内退休的人每月能拿到六千多块钱,企业职工也能领到三千多,可农民却只有不到两百块,这不是简单的差距,而是彻底的断层,可以说这是历史留下的问题,但在我看来,这根本就是在制定制度的时候,没有真正把最底层的人放在心上,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养活了城里的人,等到老了,连吃顿饱饭都成了难题。 目前有2.4亿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和直播带货从业者,他们想要参加社保,但现有制度没有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参保方式,社保体系原本针对的是签订劳动合同、有固定雇主的群体,平台从业人员没有固定单位,缴费就变得困难,这不是灵活就业人员不愿意缴纳,而是现实条件让他们难以缴纳,平台企业不愿主动承担责任,政府方面也缺乏强制规定,最终导致这些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学术界提出建议,建立一项基础养老金制度,这项制度只看人们的年龄和户籍情况,不考虑个人缴费记录,只要人们达到规定年龄,国家就发放基本生活费,这个想法很实际,但落实起来有难度,因为财政需要支出大量资金,地方政府不愿意承担更多费用,中央的调剂措施只能暂时缓解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医保的情况也差不多,城乡居民参保人数多,但实际花钱少,职工医保病人住院花费一万元,居民医保可能只报销三千元,家庭共济账户听起来不错,实际上能用到的人不多,制度设计上偏向城里人,农村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总是排在后面。 国有企业赚到的利润,按理说应该分一部分给社保基金,但现在还没有法律要求这样做,很多国企挣了大钱,但真正划到养老账户里的分红却不多,税收方面也有问题,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没有跟上,低收入人群缺少专项扣除,也得不到转移支付的支持,资金总是在上层循环,没能顺畅地流向基层。 社保卡本来可以成为一张多功能卡,农民能用它看病、领钱、申请低保,可各个系统之间没有打通,农民拿到卡也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些功能,服务内容分散,操作门槛又高,技术本身不是难题,问题在于没有人愿意主动整合资源,让普通百姓办事更方便一些。 日本的基础养老金全国一致,德国的职业关联型制度虽然设计复杂,但至少覆盖所有人群,中国并不是缺乏资金,而是制度结构在方向上出现偏差,最需要养老保障的农民群体,反而承担了较高的制度成本,这一代农民的养老状况,直接反映出社会流动性的实际水平,大家看看农民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再对照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平台经济发展得越快,灵活就业的人数就越多,社保缺口也会变得更大,如果现在还不开始改革,二十年后这批劳动者步入老年阶段,他们的养老问题将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老人无法依靠社会支持,只能指望子女照顾,但子女同样在打工谋生,生活压力已经很大,这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不能再让付出最多劳动的人,到头来什么保障都得不到。

评论列表

陈铭
陈铭 2
2025-11-02 23:23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