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资料,截至2025年3月底,山东省有县级行政区136个。这些“县”,构成了山东“宝藏小城”的主体,成为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主阵地,近年来在旅游市场的热度持续提升。新时代的“宝藏小城”,该如何吸引眼光挑剔的游客?记者近期赴山东部分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县市区,调研发现特色风味小吃对于当地旅游业至关重要。

11月2日,德州市乐陵市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前来洽谈合作的客户络绎不绝。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来到博物馆只为了解杨安镇生产调味品的悠久历史。
“从博物馆看到的不仅是杨安镇的生产工艺,还有杨安镇人踏实肯干的品格。”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经销商张冠阳表示,自己已经是第三回到乐陵市考察调味品市场。每次来,都会顺道到乐陵市的几个景区、历史文化街区转一转,感觉好吃好玩的东西挺多,发展旅游很有潜力。
杨安镇调味品博物馆位于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园小镇会客厅一楼,占地超过3200平方米,是乐陵市成立的首家集博物馆、形象展示、产品推介、商家直售、互动研学于一体的调味品展销平台。
杨安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通过图文、模型、场景、多媒体、实物等多种形式,立体展示中国悠久的调味品历史、来自世界各地的调味品、药食同源的饮食理念。重点展示杨安镇调味品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程,调味品企业家即调一、二、三代的艰苦奋斗精神,杨安镇调味品的产业规划与全民共富的宏图愿景。
记者在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园小镇看到,以往作坊中的生产线,已经搬入宽敞明亮的大厂房。有的生产车间专门建设“观光廊桥”,客户和游人能通过廊桥玻璃窗对调味品的生产线一览无余。如今,每周都有几十个研学团队来到杨安镇参观。

生活在淄博市博山区的群众,餐桌少不了酸咸菜,这种小吃在山东其他地区几乎见不到。清晨不到六点,博山城区“大街”上名为“张记老字号瓜子店”的铺子里,店主张杰已经迷瞪着双眼打开店门,准备清洗昨天买来的“黄瓜扭”。
“大街”是博山区最大的蔬菜农贸市场,张杰一家在街上做生意已经将近40年。以前卖瓜子,后来老百姓的饮食消费习惯改变,又增加了卖咸菜的板块。如今,卖酸咸菜成了张杰两口子的主业,一天能有千把块钱的营收。
“‘大街’的外地游客确实比之前多了,有的专门跑来买我们的酸咸菜。”店铺前,张杰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跟记者介绍。正是早晨八点多钟的光景,又是周末,来“大街”买菜买肉的群众很快挤满了街道。张杰说,逢“三”逢“八”赶集的时候,“大街”根本走不动。许多年轻人也跑过来,就是为了体验烟火气。
旅游市场上,为了一口吃的跑遍全国,正在年轻人中间兴起一股潮流。美食带动,旅游全链条兜底,山东“宝藏小城”的美食账单越拉越长。

您见过买了豆腐当场放在木板上吃的吗?在聊城市临清市运河钞关北侧的巷子口,魏金辉的托板豆腐摊位前,从早晨七点多到下午五点顾客不断。别看只是一辆小小的三轮车,魏金辉一天能卖三盒豆腐,累计约200斤。
临清托板豆腐历史可追溯至明清运河繁荣时期,因以特制木板托盛售卖而得名,体现了浓厚的运河市井文化特色。其制作工艺精湛,需经过选豆、浸泡、磨浆等七道工序,尤重点卤技术,成就了豆腐嫩滑清香的口感。食用时,将温热的水豆腐切块置于木板上,食客可直接吸食,既保留了豆制品的原味,又兼顾了便捷性。
每天凌晨四点,魏金辉便和老伴起床做豆腐。三块五一斤的豆腐,是临清人割不断的餐桌记忆。近些年,到临清市运河钞关游览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些年轻网友品尝魏金辉的托板豆腐之后,将其出摊儿的视频发在网上,也让魏金辉不经意间成了“老网红”。但是他不为所动,还是照常在老地方卖豆腐,也不涨价,他说“怕老主顾找不着我”。

“好客山东”正在发掘更多的美食,推荐给全国游客。
今年7月以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持续在网络刷屏,通过餐饮从业人员现场比拼的方式,将山东的包子、饺子、海鲜等美食花样翻新,展示了齐鲁大地历史悠久的餐饮文化,也成为旅游市场走红的又一个爆点。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将继续关注旅游市场的新需求、新业态,近期将持续推广“宝藏小城”,吸引更多游客来山东的县市区“寻宝”。
(图为山东特色小吃消费场景,苏锐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