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参军作战的乌克兰女性可以主动入伍”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成员尤里·兹杰布斯基在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时表示: 乌克兰打仗这几年,人力问题一直卡在喉咙眼上,尤其是前线缺口越来越大。俄罗斯那边兵力压过来,乌克兰军队总兵力勉强维持在百万左右,可伤亡数字摆在那儿,谁都得想办法补窟窿。男丁被动员得七零八落,很多人躲着走,剩下的也得轮班上。结果呢,目光自然落到女性身上。不是说非得拉她们下水,而是看看怎么让她们自愿参与进来。兹杰布斯基这番话,就戳中了这个点。他是议会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的成员,前军人出身,说话有分量,也接地气,不绕弯子。 先说说兹杰布斯基这个人吧。他1972年底出生在哈尔科夫地区一个普通村子,从小在田里长大,家里没啥背景。年轻时候就进了哈尔科夫军事大学,学自动化控制和数学支持那些专业,毕业后直接当军官,在国家边防服务干了28年。从基层指挥干起,一步步升到上校,管人事和部门事务。2014年反恐行动那会儿,他在前线协调补给,边境巡逻那些活儿都上手。退休后转地方行政,管社区安全,2019年大选加入人民公仆党,当上第172选区的议员。现在在议会委员会里,专管国防情报那块儿,每周翻报告、开会,盯着军力动态。不是那种光说不练的政客,他从军经历让他对前线实情门儿清。 他接受媒体采访时,直奔主题:女性动员这事儿,议会一直盯着,但不急着推强制措施。现在的路子是,愿意上的女性可以自己去登记入伍。委员会内部没把这列进紧急议程,意思是形势没到非得这么干的地步。女性干嘛非得冲锋陷阵呢?她们可以顶上很多后方岗位,比如医疗、后勤、行政那些,帮男性腾位置上前线。这样一来,整体兵力调动就顺溜了。兹杰布斯基强调,决策得看实际需要,议会会继续跟踪数据,一旦缺口太大,再快速出决议。听起来务实,不搞花里胡哨的宣传,就按部就班来。 这话说出来,也反映了乌克兰军改的脉络。战争爆发前,女性在军队里本来就不多,2014年反俄行动时,才开始慢慢开放。俄罗斯全面入侵后,女性志愿报名猛增,从几千人蹿到几万。2022年那会儿,泽连斯基签令,18到60岁适龄女性理论上能被征,但实际执行是自愿的,没强制拉人。国防部数据,2024年初,女性服役人数接近6.7万,占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左右。其中不少在战区,干情报、医疗、无人机操作那些活儿。不是说她们全冲在前线,更多是补位,但作用不小。 到2024年下半年,议会开始动真格了。修订法律,明确女性登记流程,主要针对医疗毕业生和从业者。从2025年起,高教院校和军校的学生得登记预备役,但全程自愿。基本训练也推到学校里,方便上手。不是一刀切,而是分专业分年龄来。比方说,医生、药剂师那些,必须登记,但不上前线,除非自己想。出境规定也紧了点,登记女性短期内不能随便出国,确保后备稳定。这步棋走得稳,避开了社会反弹。毕竟,强制征女性这事儿,在欧洲国家里都不常见,乌克兰也没必要硬来。 2025年上半年,数字就上新台阶了。国防部报告,女性总数破7万,有些统计说冲到10万。空军、陆军、海军都有分布,陆军最多,超1.6万;空军7千多,海军人手近2千。军官里女性占了近5千,比例在涨。前线直接作战的也就5千多,但她们管无人机、电子战、战场科技那些高精尖活儿。比方说,最近一个旅队搞了第一次女性专招,针对无人机和电子对抗,报名火爆。为什么?因为这些岗位不重体力,女性上手快,还能避开传统性别偏见。战争拖久了,男性伤亡重,女性填补空缺就成了必然。 政策落地后,执行面也宽了。2024年12月,议会通过动员法修订,第一步就是让女性更容易登记。不是征兵,而是鼓励自愿。委员会书记罗马·科斯坚科说,动员数字大涨,但女性部分还是共识为基础。议会回应过,降低征兵年龄那事儿也没提,女性强制更不在议程上。结果呢?女性报名率稳升,2025年中期,战区女性超3.2万,总数占军队八分之一。非营利组织数据,女性在恢复工作里也出力大,边打仗边重建社区。 这背后,挑战不少。军队里性别平等还没彻底,女性常遇歧视,领导岗少,信任度低。项目像“隐形女兵”在推,帮她们反击偏见。但整体看,进步明显。从2014年的1.65万,到现在10万,翻了好几倍。全是志愿者,这点兹杰布斯基采访里反复提,议会也坚持。强制那条线,没跨过去。国际上,北约国家像挪威、瑞典有女性强制,但乌克兰学不着,社会结构不同。乌克兰这模式,更像东欧邻国,结合实际。
